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幸福生活真实可感、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1-22 14:51信息来源:怀化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幸福生活真实可感、触手可及。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9.3%。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就业创业有效推进。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4%,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7.1%。建成国际陆港人力资源服务港,线上线下服务劳动者200万人次。人社驿站改革经验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全国推介。“陆港创客&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40个。会同获评省农村创业典型县。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新改扩建公办学校(幼儿园)36所,新增学位3.1万个。建成乡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2所、县域普高“徐特立项目”14个、“爱晚”老年学校8所。入列全省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名单,怀化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开学,怀化师专迁建三期工程完工。集团化办学改革深入推进,成立教育集团3个、教育组团4个。74所基础教育学校获长沙名校对口帮扶。“双随机编班”阳光入学政策有效落实。“双减”工作全国推介。中方获评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医卫水平不断提升。主动对接并落实湘雅医院对怀帮扶政策,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破零。组建医联体51个、专科联盟17个。发展县域医疗次中心4个。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持续推进,市中医医院通过三甲复审;入列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全省率先搭建市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认检查检验结果7万人次。社会保障扎实有力。医保参保率达96.2%,完成支付58.8亿元。发放城、乡低保5.5亿元,分别提标7.6%、8.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升幅度全省第一。全省率先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开门办院”,完成适老化改造2631户,新增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310张、普惠性托位3364个。市精神卫生康复福利中心投入运营。城区改造老旧小区355个、危旧房83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全面开工。公积金发放贷款、住房提取29.7亿元,办理时限压缩73%。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265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630户。溆浦入列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县。文体事业欣欣向荣。高庙遗址本体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新增国家二级博物馆2家、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2个。芷江创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成功举办。“怀化有戏”项目获评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阳戏《花瑶绣娘》获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一担皮箩》获全省首届红色微短剧大赛冠军。市工人文化宫挂牌运营。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2项。举办全国首届民族原创排舞、全国U21青年篮球、中华书山杯广场舞等赛事400场以上。潇湘舞龙大会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压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责任链59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制定“六条硬措施”,开展“三线作战”,有效应对10轮强降雨。森林防火智慧技防有力有效。省区域应急救援怀化中心实体化运作。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形势保持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保交楼、保交房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处遗办证8.4万本。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工作成果显著。“三源”共治不断深化,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教育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有力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宪法广场建成投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常态;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44件、市政协委员提案439件,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7件,配合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部。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文件、会议分别减少20%、9%,政务效能系统办结率达95.3%。坚持过紧日子,压减非刚性支出2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发展市场主体。

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加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效显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巩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完成普查登记。机关事务、宗教、妇女儿童、共青团、红十字会、气象、水文、移民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5年,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推动人民生活品质向“优”而进。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让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认真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动态清零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依托国际陆港人力资源服务港、人社驿站,探索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劳务协作机制,打造国际陆港就业集聚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七个一”行动,着力打造市县联动、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的“1+5+N”创业孵化体系。引导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打造区域教育中心。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33所乡镇学校寄宿制改造,确保151所乡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启动国际陆港高中学校建设;深化与长沙、常德名校教学合作,加强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发展,切实打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翻身仗。支持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申报硕士点。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支持科教新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职业教育高地。加快建设专门学校,提高特殊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优秀教师“1358”梯队培养工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实施“我的安江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大思政课品牌。加快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尽心尽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持续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深入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探索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体系。抢抓湘雅医院对口帮扶机遇,加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和建设力度,确保2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通过评估验收,完成湖南西部区域肿瘤防治中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加大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力度,建成“旗舰中医馆”“中医阁”44家。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支持洪江市建设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新晃和会同建设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提升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扎实开展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

持之以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动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扩面提质,鼓励发展个人养老金。全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启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支持溆浦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个,加强困境、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新业态,建成老年人助餐服务点30个。

守正创新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三年行动,打响“怀化有戏”“四季村晚”等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活态利用,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以高庙文化为重点的沅水文化研究。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精心筹办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第四届湖南非遗博览会。积极申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力打造“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米以上。举办市第七届运动会。

科学系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三百”攻坚行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置换隐性债务限额,持续推动地方债务降成本。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持续做好处遗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行“八项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着力消除监管盲区、提升监管实效。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增强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持续整治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风险隐患。

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三源”共治升级版,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有效纾解情绪“堰塞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严防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坚决防范和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认真细致办好其他社会事业。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推动青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纵深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和双拥工作机制,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残联、红十字会等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统计、审计、宗教、气象、水文、移民、邮政等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