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唱花灯不过年 传统戏曲“闹”苗乡
“不唱花灯不过年。”这是麻阳广为流传的俗语,表达了苗乡群众对花灯的喜爱之浓烈。2025年农历正月初三、初四,麻阳锦江广场好戏连台,花灯戏、傩戏、阳戏等传统戏曲上演不停,苗乡群众在“花灯闹春、民星闪耀”春节群众文艺汇演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是麻阳“文化贺新春”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演出的第二天,在当天18个演出节目中,群众最爱的是花灯戏。余依琳、肖又升表演的花灯戏《四季观花》由北京舞蹈学院欧阳吉芮最新编导,在以往麻阳花灯戏诙谐滑稽的基础上,加入了丰富的曲调与舞蹈语汇,赋予了麻阳花灯戏独具魅力的表现力。指导教师刘敏说:“麻阳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通过最新编创,让这一灯戏变得更加典雅,让苗乡群众更好的了解它。”
余依琳、肖又升是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两名大学生。余依琳说:“虽然很寒冷,但是我们两个很开心,观众这么热情,我们的演出格外投入。”
在当天的演出中,压轴好戏要数麻阳传统戏剧团表演的傩戏《天仙送子》。伴着铿锵锣钹声响起,这一喜庆的傩戏正式开演,唱腔或柔美、或热烈、或欢快。《天仙送子》以地方语言的说唱形式出现,只有锣鼓作为伴奏。
“从2013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这里演出,不管天晴、下雨、下雪,从不间断,一定要把湘西的非遗花灯、傩戏、阳戏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麻阳传统戏剧团团长滕久勇说。
当天小雨不停,温度为5度左右,数百名不惧寒冷的群众仍把舞台团团围住。在声声戏曲中,大家感受麻阳苗乡广场47年来一直传承不断的戏曲年味。
麻阳“文化贺新春”广场文化活动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麻阳县城广场演出,从不间断,2015年被湖南省文化厅评选为“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是湖南省基层文化品牌之一。
(陈娜 张瑜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