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财政局 > 县本级财政预决算

关于会同县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9-07 15:58 信息来源:会同县财政局

关于会同县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2年
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9月6日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长  杨章华

    县人大常委会: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1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方面: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2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6.9%,比上年增加5061万元,增长12.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2807万元,增长16.0%,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73.2%;非税收入完成12014万元,增长4.7%,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26.8%。
    支出方面: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942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83.6%,比上年减少38533万元,下降12.8%。支出下降主要原因是政府会计制度改为收付实现制,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能再以往来款作为当年支出。重点支出如下:教育支出54591万元,主要是教师工资福利、学校公用经费、林城镇第一、三完小改扩建、机关幼儿园重建、高椅芙蓉学校新建等项目支出。科学技术支出4732万元,主要是科技人才支持、科普宣传、企业科技项目研发奖补、技术改造支持等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615万元,主要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重点优抚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及低保对象补助等支出。卫生健康支出30872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补助、职工基本医疗补助、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城乡医疗救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级补助及新冠疫情防控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和物资采购储备等支出。农林水支出54265万元,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民生扶贫项目、禁捕退捕、提升县域河流水资源生态质量、支持粮食生产补贴等支出。交通运输支出6703万元,主要是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洒口至万茶园公路建设、毛胜经沙溪至王家坪国防公路等项目建设支出。
    平衡情况:地方收入4482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118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8132万元,上年结余4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万元,调入资金5793万元,收入总量为28997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94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32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43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78万元,结转下年6394万元,支出总量283580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
按照预算法规定需要报告的其他重点事项:
    1.预备费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实际使用1199万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应急支出及其他年初难以预见的开支。剩余1801万元通过年底预算调整追减用于弥补收入缺口。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21年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4万元,2021年年底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78万元,年末余额2882万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债务情况:
    (1)债务限额。2021年,省核定县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9.97亿元。
    (2)债务余额。截至2021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9.89亿元,按债务类型分:一般债务余额19.2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0.65亿元,按债券类别分:新增债券17.76亿元,置换债券6.42亿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5.71亿元。
    (3)还本付息情况。2021年到期政府债务本金1.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44亿元,专项债务0.16亿元,应付利息0.78亿元。
    (4)新增债券安排使用情况
    2021年,我县新增债券额度6.29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3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4.92亿元。
新增一般债券1.37亿元,安排用于脱贫村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0.83亿元、改河街片区生态停车场建设项目0.2亿元、妇幼保健新院二次装修项目0.08亿元、高椅乡芙蓉学校建设项目0.08亿元、林城镇一完小改扩建项目0.05亿元、城北学校教师公租房建设项目0.04亿元等民生项目。截至2021年底,资金已支出1.28亿元,结余0.09亿元。
新增专项债券4.92亿元,安排用于会同县粟裕故里红色文化旅游提质扩容建设0.8亿元,会同县人民医院感染诊疗中心建设项目0.6亿元,湖南(会同)林业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及配套设施项目0.6亿元,会同“一河两岸”生态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0.95亿元,会同天马山体育休闲健身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0.8亿元,会同县2021年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1.17亿元。截至2021年底,资金支出2.47亿元。
    4.“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21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595万元,较上年下降10%。实际支出802.07万元,较上年下降17.1%。其中:公务接待费273.56万元,公车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528.51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各部门“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主要是按照中央和省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以及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要求,从严从紧编实预算,严控相关开支,确保只减不增。
    5.权责发生制列支情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明确市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
    6.上级补助安排使用情况;上级补助收入211180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5480万元、转移支付收入205700万元。
    7.结转资金情况:结转下年6394万元,较上年增加6346万元。增加原因是取消市县权责发生制列支,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能再以往来款作为当年支出。
    8.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对88个预算单位311个项目组织开展绩效自评,涉及财政资金28665.7万元,实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全覆盖。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5个项目(会同县城S342洒口村至G209万茶园公路、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服务项目、农村31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服务费、三完小改扩建二期项目、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7467.57万元。从执行情况来看,基本都实现了绩效目标。2021年,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全市二类县中排名第一,被市财政局评为优秀单位。
    9.决算草案公开情况:以前年度决算草案及其附表已依法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上向社会公开,2021年度决算待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将在时限内依法公开。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7007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40.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58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0779万元,调入资金100万元,上年结余10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23647万元。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88618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41万元,调出资金55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79万元,结转下年2790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23647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240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3%。其中:保险费收入16088万元,财政补贴15530万元,利息收入148万元,转移性收入等其他收入63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27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5.6%。当年收支结余2130万元,累计结余3288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0万元,调出资金293万元,结转下年1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310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
    (五)2021年预算执行效果情况
2021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过“紧日子”要求,筑牢“三保”底线,严守债务红线,按照“开源、统筹、控制”的方针,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努力为全县社会经济稳中向好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1.致力“开源增收”。按照“抓产业项目、抓招商引资、抓财源建设、抓落地见效”的思路,切实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一是突出抓好产业项目。紧紧围绕我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主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以特色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大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二是推动争资立项工作。出台激励政策,向工作成绩突出的机关单位和乡镇发放争资立项奖励资金231万元。三是大力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菜单”,以工业集中区为主战场,着力推进高位招商、亲情招商、全民招商、以商引商,努力实现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四是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坚持产业政策与税收贡献挂钩、专项资金安排与产业税收提升挂钩、项目资金分配与税收产出挂钩,着力培育稳固财源。
    2.有力“统筹整合”。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1〕14号)等文件要求,牢牢把握财权的政府属性,切实加大政府对所有资金的统筹力度。一是坚持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强政府性资源和部门收入统筹管理,将全口径财政资金纳入预算一体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源,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防止财政资金流失和低效使用。二是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全盘统筹管理上级资金与本级资金、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与一般性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杜绝“吃大锅饭”和“撒胡椒面”现象出现。三是严格资金审批管理。财政部门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资金监管。主动介入财政资金分配方案制定,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和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3.竭力“压缩控制”。坚持把“节流”与“开源”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压缩、控制资金开支。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六个严禁”和市人民政府“六条措施”要求,2022年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20%以上。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不新增”等规定,增强法治观念,强化纪律意识,着力提升预算执行力,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三是从严控制预算追加资金。严格预算追加资金的审核把关,做到能够不追加的坚决不追加,能够少追加的尽量少追加,倒逼单位“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四是严禁滥发津补贴。严格制度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对于上级没有政策规定的津补贴,一律不得发放或扩大发放范围。对于上级督查、内部检查、各级巡察和群众举报发现的滥发津补贴问题,一律从严调查、从严处理。五是全面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严格执行“无绩效不安排”、“绩效差扣经费”等规定,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1-6月,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15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73.6%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8285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79%;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320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99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58.05%,同比增长19.04%,排全市第6,圆满实现了财政收入“双过半”目标。地方收入中:税收完成18199万元,同比增长20.48%,排全市第3;非税收入完成9900万元,非税占比35.23%,排全市第10。1-6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59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49.19%,增长26.35 %,基本保障了“三保”及债务还本付息、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支出需要。
    1-6月,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7456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55.57%,下降6.8%。其中:上级补助收入2432万元,政府专项债券收入44200万元,本级收入2793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1101万元(不含2021年专项债券结转支出2450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6.6%,同比增长121.7%,其中专项债支出22004万元。
    1-6月,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支出完成0万元。
    1-6月,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12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37.8%,下降14%。支出完成1552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46.9%,增长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税收严重匮乏。我县财源建设基础薄弱,缺乏稳固的大宗税源主体。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影响,工业企业生产不足,房地产市场低迷,每月正常申报缴纳的地方税收仅1000万元左右,完成税收任务需要采取调度手段。而且,今后可调度税收的企业、项目、资金都十分有限,下半年的财税收入严峻形势将进一步加剧。
    2.财政支出缺口巨大。各类刚性支出造成的资金缺口难以弥补。据测算,2022年预算调整需新增刚性支出约51500万元,均无资金来源。一是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集体研究的新增支出预计25000万元;二是基础绩效纳入工资后,新增开支11500万元;三是在上级没有任何疫情防控资金下拨的情况下,1-6月县级疫情防控资金投入已近2500万元,全年预计5000万元左右;四是有关乡镇、部门新增重点工作支出5800万元,全年预计10000万元。
    3.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严重萎缩。1-6月,完成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73亿元,为年初预算4.6亿元的59%;支出3.27亿元(含债务付息1766万元),为年初预算1.7亿元的192%;收支相抵赤字0.54亿元。考虑到土地出让成本,要冲抵赤字、完成年初预算安排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6亿元任务,至少还需要完成土地出让收入5亿元。而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这一目标显得微乎其微。
    (三)2022年下半年工作措施
    1.坚持以绩效考核为目标,狠抓财税收入征管。一是下大力气提升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此项考核指标,我县上半年全市垫底,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赶上来。县税务部门要加强与上级的汇报与对接,对于已签约的上海、深圳两家“总部经济”,要实质性地尽快启动起来。同时,要抢抓怀化建设国际陆港的机遇,探索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做大我县共享税规模。二是下大力气完成全年收入任务考核目标。 按照全年地方收入增长8%的目标,下半年需完成20308万元,月均3385万元,其中地方税收17233万元,月均2872万元,非税占比29.9%。税务部门要重点加强大宗税收的征管工作,对于建筑业、房地产、工业企业、重点项目等大宗税收,要突出重点、紧抓不放,真正做到应缴尽缴、应收尽收。三是积极培育税源。要以引进省现代农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和实施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为契机,加快项目建设和财源培育,切实增强我县财政发展后劲。
    2.坚持以科学精准为目标,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基本保障。坚持“一月一计划、一月一分析”,增强财政支出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和债务还本付息摆在首要位置,确保“三保”不出风险。二是加强疫情防控保障。认真落实国家财政部的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保障摆在与“三保”同等重要的位置,守护好我县这片“净土”。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各在建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四是加强其他支出保障。对于其他支出,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有力有序保障到位。五是继续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对于上级资金与本级资金、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与一般性资金,均由政府统筹使用,真正做到“收入一个笼子”,切实增强财政的调控能力。
    3.坚持以消除赤字为目标,狠抓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一是拓宽国有土地出让途径多元化。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应结合重点项目、专项债券项目、小宗地出让、划拨土地转出让等多种方式,科学谋划,有序实施,最大限度地完成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任务,切实降低平台公司土地摘牌价款占比过高的问题。二是加快耕地指标交易。积极加强与省自然资源部门的衔接,争取理解与支持,今年至少实现耕地指标交易收入2亿元以上。三是尽量压缩土地收入方面的支出。鉴于今年土地收入一直保持赤字运行,下半年应严把土地收入支出关,确保年底实现收支平衡。
    4.坚持以风险防范为目标,确保财政安全运行。2022年时间已过半,县财政与平台公司之间要算好资金账,确保资金闭环安全运行,确保财政不崩盘。一是平台公司提前锁定今年融资任务、企业经营利润预计完成情况。二是政府专项债项目实施部门提前锁定专项债券项目实施资金需求。三是财政部门按照平台公司大资金池可调度规模和支出保障顺位,确定财政全年支出规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逆水行舟,惟有奋楫击水;爬坡过坎,惟有铿锵前行。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