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6 17:30 信息来源:会同县司法局
会同县司法局
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规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行政为民的服务宗旨,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切实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会同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筑牢司法行政根基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及党纪学习教育,突出理论学习,至12月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4次。二是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压实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严格落实网络舆情监测。今年我局无负面舆情发生。三是做好巡察整改工作。深入分析县委巡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及整改时限,确保巡察整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目前已按照整改时限基本完成整改任务。
(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法治会同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组织召开中共会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办公室和各协调小组会议,完善全面依法治县制度机制,对“一规则一细则”进行修订。二是健全法治督察机制。推进“三级联动”法治督察体系建设改革,抓实省市2023年“一规划两纲要”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部分乡镇和单位开展法治督察,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各单位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年初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了县人民政府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予以公开,并将全县各单位报告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作为推进法治建设有力抓手;制定《会同县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4-2025年)》,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四是严格执行“述法”制度。组织宝田乡、地灵乡、若水镇及县人社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水利局6个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其他单位及乡镇作书面述法,实现述法工作全覆盖。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组织编制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6项,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提升依法决策水平。二是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至12月底,已审查规范性文件11件,出台6件并全部按要求备案公开;审查非规范性文件77件;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共清理文件82件,其中废止5件,宣布失效11件,其他继续有效。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问题排查整治并实行动态管理,组织902人参加全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对全县109件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质量评查;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三是抓实行政复议应诉。至12月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3件,审结33件;受理行政赔偿案件1件,审结1件;参与诉前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6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7件,收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知书7件(含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5件,出庭应诉率100%。四是当好县领导参谋助手。至12月底,共处理县中医院遗留问题相关诉讼8件,陪同县领导接访及参与化解信访及行政争议案件27次,为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等出具审查意见67件,为政府(含部门)重大项目合同出具法律意见186件。
(四)坚守维稳底线,推进平安会同建设
一是加强司法所阵地建设。大力推进全省示范化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投资20余万元将林城司法所整体搬迁至县公安局原巡警大队办公楼。推进高椅、金子岩、团河、马鞍、金竹、蒲稳六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目前正在实施中。二是全面摸排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调解“110”及边界联防联调机制作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坚持每月召开例会,严格落实分析报告、特护期维稳安保等制度。至12月底,全县各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7888次,调解纠纷2562起,调处成功2558起,发放“以奖代补”15.3万元。三是扎实开展“利剑护蕾”行动。开展校园未成年人保护法治讲座44场次,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50件。四是严格社区矫正监管。严格把好审前社会调查评估关、入矫关、解矫关、案卷质量关,依托“智慧矫正中心”,综合运用三通APP、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公安机关推送信息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推行“1313”教育矫正模式,全面落实个别教育“十必谈”制度。至12月底,共开展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 93件,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2人,解除82人,现在册111人;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服务193人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145余人次;利用远程视频帮助在监所服刑人员家属申请会见266次,成功会见187次411人;为11名特困矫正对象未成年子女提供困难补助,为30余名矫正对象提供社会救助。自2021年6月以来,我县在全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月考核都是100分,连续排名全省全市第一;今年我局在全市社区矫正技能比武中获团体二等奖,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四是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制度。至12月底,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92人,其中重点帮教对象25人,全部实现与监狱“无缝衔接”,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率100%。严格落实安置帮教责任,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基地作用,安排有需求的对象到基地工作,有效减少再犯罪风险。
(五)坚持司法为民,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完成县直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履责评议;完成“法律明白人”培训任务;完成粟裕公园法治文化公园提质升级改造。二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治宣传周、开学法治第一课等专题宣传活动,搭载“3.5”“3·15”“4.15”“6.26”“12.4”等重要时节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今年共制作宣传标语100余幅、挂图4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5万余册、法治宣传产品(宣传袋、围裙、扇子、纸杯)2万余件。三是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与县网信办和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法治会同·每周说法”和“以案释法”栏目,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法律知识。将普法与非遗相结合,创作现代普法版“打鼓锄茶”,以更贴近群众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四是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全力做好法律援助,实行“应援尽援”;深化公证便民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上门办证”;建立社会律师入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制度,免费为社会弱势人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至12月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56件,办理公证事项245件,窗口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电话咨询2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费保障不足。按规定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普法等各项经费正逐年减少,工作开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人员配备不足。按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需要配备司法所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在编在岗人员不少于2人,但因在编在岗人员不够,大部分司法所仅依靠公益性岗位人员实现2人所,且公益性岗位人员流动大,因待遇低等原因,乡镇很难招录到符合条件的适岗人员。
三是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县蒲稳、马鞍、高椅、团河、金子岩、金竹六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拟于12月底完成。
三、2025年工作谋划
1.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司法行政的绝对领导,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及意识形态“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坚持常态化制度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着力推进法治会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一是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县的制度机制,及时研究制定法治建设工作举措,协调解决法治领域重要问题,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联系沟通,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大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会同县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持续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坚持以评促改,年内至少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四是抓实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提升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能力,提高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五是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严格落实“应援尽援”,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办理上门公证。加强公证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规范化开展。六是注重提升法治宣传质效。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丰富法治宣传形式,注重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加强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乡村治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共同推动我县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3.促进平安会同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制度等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持续一体推进“三源共治”工作,充分发挥“调解110”及边界联防联调机制作用,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对“两类”人员管控。加大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监管帮扶力度,严格社区矫正日常监管,规范执法行为,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加大安置帮教力度,严控两类人群脱管、漏管或重新违法犯罪。
4.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聚焦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政治理论、廉政教育及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推进司法行政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四、特色亮点
1.“调解 110”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速增效。近年来,我县聚焦源头治理,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110”,县级层面组成“医疗纠纷”“劳动争议”“婚恋家庭”等14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机构;乡级层面设立山林类、土地类、家庭类、经济类、司法类、其他类6大调解组织;村级层面将村干部、党员小组长、“五老”乡贤等纳入调解队伍,形成“14+6+N”调处模式。实行乡镇、村(社区)、网格、党员小组长“四级排查”制度,组织网格、党员小组长利用日常入户走访开展排查,村(社区)每周进行一次集中排查,乡镇每半月对容易引发“民转刑”命案的婚恋家庭和邻里纠纷组织一次排查。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实行村(社区)、乡镇、县“调解110”三级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部门)、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二是持续发挥联防联调机制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合调委会维护边界和谐稳定的新途径,总结推广广坪镇羊角坪村“党建引领、治安联防、纠纷联调、群众联谊、项目联建、产业共兴”平安联创区域协作新模式,组织各边界乡镇成立了15个边界联合党总支及边界联合调委会,共涉及2省3市(州)5县35乡镇99村33万余群众,形成了环县域“平安圈”。各边界联防联调组织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每年不定期在边界相邻乡镇举办创建平安和谐边界联席会议,通报近期情况,协调解决多元化联动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至目前,会同县边界联合党总支及边界联合调委会召开联席会议90次,联合组织调解业务培训6次,化解跨界矛盾纠纷42起,化解成功率100%。
会同县司法局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