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0 10:50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度上半年人社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会同县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市人社局的关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始终立足人社部门使命职责,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坚持就业优先,就业形势稳中向好。面对世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县人社局始终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稳岗、减负、扩就业、促就业”并举。今年1-5月,共计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服务园区企业线上线下招聘会活动4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重点宣传就业帮扶相关政策,以及用工企业招聘信息。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按省市要求每月按时为省公共就业管理平台和“怀化找工作网”发布企业用工招聘信息,截至目前,为县工业园企业组织招聘1280余人上岗就业。积极充实职业“技能包”,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先后开设了电工、电焊工、养老护理等9项培训工种,采取培训入乡到村“全面开花”的培训模式,实现了应培尽培,截至5月底,城镇新增就业908人,完成任务1830人的49.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0人,完成任务2500人的72.8%;开展政府性技能培训1259人,完成目标任务1159人的108.6%;开展招聘活动45次,提供就业岗位145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人员1800人.成立会同县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及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3年会同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工作方案》。
(二)坚持深化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积极开展“参保精准扩面”提质行动,扩面征缴创新高,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养老保险政策,使养老保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方位确保2023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创新高。
2.开展“退休待遇资格认证”提升行动,确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一是大力宣传使用“智慧人社”“老来网”手机APP,指导待遇领取人员本人进行人脸识别远程自助认证;二是充分动用村级协理员、村干部的力量以村级分组的方式开展退休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三是安排工作人员定期下乡入户为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人员进行退休待遇资格认证,对于人脸认证不通过的可采取纸质认证的方式;四是充分发挥各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人员的力量,协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工作。
3.开展“数据风险防控”提升行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一是强化风控信息化能力。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取消手工经办业务、取消社银人工报盘、取消现金发放待遇,做到全流程进系统、全规则入系统、全数据存系统,实现全闭环规范管理,做到所有业务操作全程留痕、可追溯。规范系统授权,实现系统管理员、安全员、操作员分立管理机制。二是提高数据稽核质效。全面开展上级下发疑点数据核查。每月主动去民政、卫健、法院等单位调取数据,主动掌握参保人员死亡、服刑动态。三是定期开展社保业务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开展“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让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一是转变工作理念,让服务树形象。社保窗口是人社系统重要的对外办事窗口,直接关系到部门的形象,大厅工作人员本着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严格遵循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要求,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技能学习增强了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树立起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二是简化经办流程,让信息多跑路。在办理各项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规定进行业务经办,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让信息共享成为常态。三是强化作风建设,让投诉零发生。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总要求,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减少审核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险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5.4月10日-14日对全县人社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进行了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社保基金追缴流程及责任划分的通知》,有力的规范了社保基金操作流程。截至5月底,养老保险参保23.3万人,征缴金额11325.15元;失业保险参保13323人,征缴金额197.2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6858人,征缴金额407.8万元。
(三)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人事人才工作。
1.深入落实“五溪人才行动计划”、《会同县三年人才行动计划》、《会同县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对2022年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进行了为期6天的全封闭培训;积极做好2023年度“三支一扶”招募工作,今年拟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5名。
3.加大柔性引才的力度,6月9日—10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喻锦秀副研究员和湖南农业大学何俊教授分别深入我县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喻副研究员对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同瑞春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何教授对会同县木叶山兔业有限公司、湖南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积极主动地建言献策,提升会同县本土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4.建立县级专技人才信息库。充分发挥“就业立交桥”信息资源优势,全面准确掌握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动态更新的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实现我县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全面、准确、实时、动态的管理和人才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我县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坚持标本兼治,根治欠薪工作开创新局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坚持“防欠”与“清欠”相结合,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筑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最后一道防线”,让农民工不为薪酬而“心愁”。按照《会同县创建“无欠薪县城”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落实银行按月代发工资制度、落实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制度、严把源头监管施行失信联合惩戒、落实清偿钦薪责任制、完善行政司法衔接机制、及时调处案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等12项工作举措。2023年1-5月,已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4起,协调处理14起;欠薪平台投诉23起,处理23起,案件处理率100%;为53名农民工追回所欠工资70.1427万元,有力震慑了恶意欠薪行为。
二、特色亮点工作
以打造“就业立交桥”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全力争创全省就业创业真抓实干先进县。
1.谋篇布局,组织协调有力度
我县围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进行科学谋划,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先后对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构建了大就业、大服务格局。主要做到“四个一”:一是锚定一个目标。确定今年的就业工作,要围绕打造“湘黔接边地区人力资源服务强县”,争创全省就业工作真抓实干先进县的工作目标。二是组建一套班子。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县直单位和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就业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同时在18个乡(镇)、243个村(社区)及工业园区全部设立人社驿站,彻底改变人社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三是启动一项建设工程。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印发《会同县“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会办发〔2023〕3号)、《会同县惠民实事之“家门口就业”工程实施方案》,以“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推进人社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出台一套政策措施。围绕促就业创业及支持就近就地就业,结合实际,县政府办印发《会同县促创业、促就业、促消费十五条措施》(会政办发〔2023〕3号),县人社局、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会同县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工作考核细则》(会人社发〔2023〕11号)。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同频共振、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2.高位推进,就业立交桥建设有亮度
年初,我县启动建设“就业立交桥”工程,开发会同县“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内设系统管理、劳动力资源、企业信息、维权投诉、社保服务等5个版块,为人、企“双向奔赴”架起互通桥梁,方便企业用工、群众就业。一是通过“一部小手机,聚力人力资源大数据”。3月下旬,“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手机试运行。4月11日至14日,县人社局组织282名县、乡、村三级人社业务经办人员,开展平台信息手机采集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4月中下旬,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人社协理员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社区网格员等队伍,采集县域内所有适龄劳动力基本情况、从业经历、个人特长、收入状况、转岗意向、培训意愿、就业地和理想收入等相关就业信息,按要求录入信息平台,分类建立“普通劳动力”“技术工人”“高素质人才”等三个人力资源信息库。截至目前,已完成信息采集221683人,“就业立交桥”信息管理平台各版块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充实完善。二是推送“一个信息,打通两个堵点”。利用平台大数据,精准对接劳动力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并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给劳动者、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打好“送岗到人”“定制技能培训包”“有组织劳务输送”“分行业规范化管理”组合拳,帮助适龄劳动力从“找到工作”转变为“稳住岗位”和“安心生活”,实现劳动力供需两端的精准匹配,打通“两个需求之间的堵点”。如湖南享同实有限公司因新增12条生产线,急需一线员工600余人。工厂要人做工,群众想就近就业,现在只要在手机上一个信息数据推送,就架起‘天桥’,改变了以往企业四处出击招兵买马、群众上下求索问岗求职的状况,打通中梗阻,既解了企业用人之急,又圆了群众就业之愿,短短一个月多时间,有703名劳动力通过“就业立交桥”顺利就业。三是找准“民生小切口,推动服务质量大提升”。“就业立交桥”信息管理平台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时“信息、服务、流程、政策”四个贯通,精准呼应群众诉求,确保快捷维权,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如简化欠费补缴、生存认证流程,将部分社保经办权限下放到村级,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快速的服务。畅通欠薪投诉渠道,县内务工的劳动者均可以通过拨打投诉电话、登录“会同人社”微信公众号欠薪投诉模块进行网上投诉以及申请法律援助。目前,已通过信息平台办理民生服务事项30起,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半公里”。5月,人民论坛网、中新网、中人社传媒、新湖南、红网时刻新闻、学习强国地方平台及怀化新闻网等中央省市有关媒体,先后进行了《强化政策健全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会同县架起“就业立交桥”》《湖南会同架起“就业立交桥”、助推县域人企“双向奔赴”》《会同县稳就业促发展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美丽画卷》的相关报道。
3.精准施策,就业帮扶有温度
一是多方位服务企业稳就业。今年1月18日起,正式吹响了就业“春风行动”的号角,组建4支就业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企业开展了“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为主题的企业招聘活动,并在园区专门设立人社驿站,积极为园区重点企业与本地劳动力提供帮扶服务,如4月新开通广坪、坪村堡子至连山工业园区的就业直通车专线2条,实现从“家门口”上“车门口”进“厂门口”的服务贯通。同时,把企业招聘活动触角延伸到周边省市县,5月9日在贵州省天柱县地湖乡、靖州县太阳坪乡组织周边地区招聘服务专项活动。截止目前,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41场,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服务群众20000人次,已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余人,县内企业稳定就业3500余人。二是多渠道开发岗位保就业。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利用乡镇、村闲置地方,深入乡村创建就业车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不能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已累计创建就业帮扶车间40家,吸纳就业1486人。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对通过劳务协作对接仍无法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岗位兜底保障就业,已开发城乡公益性就业岗位2084个。三是多形式技能培训促就业。开设了电工、电焊工、养老护理等9项培训工种,采取培训入乡到村“全面开花”的培训模式,实现了应培尽培,目前已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59人,其中创业培训133人,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更好就业。四是多措施激励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出台《会同县促创业促就业促消费十五条措施》,进一步落实了返乡创业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积极引导支持返乡人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笔1100万元,新增创业主体406个带动就业1410人。
三、存在的问题:由于社保中心和就业中心的参公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导致三个二级机构长达五年的时间未能组织人员招录,空编缺员现象非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全力推进“就业立交桥”项目建设工作。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减少不稳定因素;加大创培培训力度,确保全年任务超额完成;加大失业保险金的征缴力度。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继续落实稳岗补贴,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为保持企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温暖居保”行动,进一步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聚焦脱贫人口、灵活就业人口、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分类施策,精准扩大参保覆盖面。继续做好减税降费工作,为参保缴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返还稳岗补贴,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认真落实好社会保险待遇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让政策红利普惠各家各户。
3、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
进一步加强全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属地监管和部门管理,有效预防和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与住建、交通、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联动,从项目立项开始把牢关口,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民工工资拖欠,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收缴和管理,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保障,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查处力度,把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及时作限期整改指令,涉及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管理,全面落实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全力巩固“无欠薪县城”成果。
4、强化人事人才工作,按要求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全面规范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借调、辞职人员备案工作;招考招募人员继续向乡村集聚、向重点领域倾斜,健全乡村用人机制。
5、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社服务效能等。
会同县人社局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