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0 15:40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年来,县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强化措施,砥砺奋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局被人社部评为“法治人社建设优秀单位”;被省人社厅评为“省级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怀化市清廉机关”;被怀化市妇联授予“怀化市巾帼文明岗”;“会同箱包产业工”获评怀化市特色劳务品牌称号;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红旗单位”;真抓实干、绩效考核、民生实事等工作有望取得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实施“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保障就业更加充分。今年初,我局全面启动“就业立交桥”工程建设,多措并举,确保了全县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向好发展。一是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针对过来信息采集不及时、个人信息不准确、就业服务不精准的“短板”,今年4月,我局新开发“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和“会同人社”微信公众号,通过一部普通手机和“会同人社”信息采集小程序,全方位采集了县域内22.44万名适龄劳动力就业信息,分类建成“普通劳动力”“技术工人”“高素质人才”等三个人力资源信息库。同时,在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及县工业园区共设立260个人社驿站,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组户头和车间工位,人社驿站已在家门口办理民生服务事项186余起,打通人社服务最后“半公里”,做到“信息、服务、流程、政策”四个贯通。二是在用工保障上下功夫。我局把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出台《会同县园区企业用工保障十二条措施》,多管齐下,在园区内专门设立了会同产业开发区人社驿站,安排2名工作人员,专职为园区企业及员工提供一站式个性化链式服务,实现精准服务“零距离”;在园区外,成立了4个就业服务小分队,先后组织开展了“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服务重点产业、促进就近就业”、“点对点”招聘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72场(跨省跨县12场),职业指导7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0余份,其中为园区重点企业湖南享同公司用工服务成效较为显著,仅今年4月来已为该公司输送人员1539人,打造的“会同箱包产业工”品牌也在今年11月获评怀化市特色劳务品牌称号。三是在促就业创业上下功夫。先后制定出台《会同县“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会同县惠民实事之“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工程实施方案》、《会同县促创业、促就业、促消费十五条措施》《会同县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工作考核细则》等系列文件,进一步落实了返乡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积极引导支持返乡人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共为11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3105万元,个体自主创业945万元;累计创办就业帮扶车间40家,吸纳就业人数1397人,其中今年新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1家,吸纳就业人数428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32人,完成目标任务1830人的101.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8人,完成目标任务2500人的106%。同时,大力实施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先后组织开办了电焊工、育婴师、保育员、电子商务师等工种为主体的各类培训班。共组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67期参训2745人。目前,“就业立交桥”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取得明显成效,12月7日,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这座“立交桥”助山区县破解用工就业“两头难”》,人民论坛网、兴人社、中国新闻网、中国劳动保障报、新湖南等媒体也对我县就业立交桥助推人企双向奔赴进行了报道。
(二)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社保扩面正有序推进,其中工伤保险已完成123.22%,失业保险完成101%。困难群体参保率和代缴率俱达到100%。社保待遇均能按时发放。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提标工作取得突破,8月22日,县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23年1月1日起,连续3年每年提高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我县城乡居民保障水平达到每月180元的省定标准,我局已根据会议纪要和县财政对接,县财政在10月份已将提标部分(8.41元/月)补发到位。依托262个人社驿站和243名村级人社协理员,大力开展“温暖社保.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积极组织“社保小分队”开展上门服务,联企服务44次,上户办理特殊认证180人次,帮助补缴欠费500余人次。大力开展“社保真抓实干月”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自11月10日至12月10日,全面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对社保参保扩面、征缴扩面、认证清零等进行重点攻关,提升真抓实干整体水平。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警示教育活动,综合运用案件通报、警示教育片、案例剖析、要情研判等形式,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教育警示社保工作人员强化法纪红线意识,把遵规守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护航社保基金安全。
截至11月底,养老保险参保25.3万人,征缴金额27357.6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13465人,征缴金额428.3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3256人,征缴金额959.16万元。
(三)积极推进人事人才服务,人才强县更加有力。
一是常态化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截至11月底,全县事业单位职级晋升211人,其中晋升六级职员5人,晋升七级职员17人,晋升八级职员189人。二是有序推进我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已完成2023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工作,15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已于9月1日到岗上班。2023年事业单位招考预计12份举行。另外协助县人才办赴长沙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开展“智慧潇湘”怀化招才引才高校行活动,引进人才3人。三是加大柔性引才的力度,6月9日—10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喻锦秀副研究员和湖南农业大学何俊教授分别深入我县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喻副研究员对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同瑞春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何教授对会同县木叶山兔业有限公司、湖南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积极主动地建言献策,提升会同县本土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四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今年各系列的中高级职称评审。 今年申报教师系列外正高级岗位11个,市职改办核准11个,实际交评审村料9人,副高岗位66个,市职改办核准66个,实际交评审村料69人;申报教师系列高级岗位80个,市职改办核准80个,实际交评审村料150人;申报教师系列外中级岗位22个,市职改办核准22个,实际交评审村料14人;申报教师系列中级岗位206个,市职改办核准206个,评审村料正在收集中;申报“基教高”岗位20个,市职改办核准20个,实际交评审村料67人(其中资深高36人),申报“基教中”岗位10个,市职改办核准10个,评审村料正在收集中。五是会同县首次开展“乡村工匠”职称的评审与认定工作。与县委人才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会同县首次“乡村工匠”职称评审的通知》,经本人申请,村、乡两级组织筛选申报,全县共105人进行会同县首次“乡村工匠”职称评审与认定,其具体评审与认定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预计12月中旬前出评审与认定结果。同时,做好了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申报工作。根据中共怀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怀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 2023 年度享受怀化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怀人才办发〔2023〕6 号)文件精神,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共有9人申报,经过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并经必赢国际官网地址查询网站公示5个工作无异议后,向市人才办推荐6人,即湖南连山神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凤飞,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副站长颜绍馗,会同一中高中生物教师朱朝义,会同县城北学校校长饶菊芳,会同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唐松林,湖南省引卓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技术部经理龙玉成。
(四)继续深化“无欠薪县城”创建成果。全力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先后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进校园活动、“人社帮扶政策宣讲”进农户、“惠企维权政策宣讲”进企业、“人社便民利民政策宣讲”进村居、“根治欠薪政策宣讲”进工地等活动。坚持劳动争议“先调后裁、以调为主”,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巩固“无欠薪县城”创建成果,细化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落实银行按月代发工资制度、落实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制度、严把源头监管施行失信联合惩戒、落实清偿欠薪责任制、完善行政司法衔接机制、及时调处案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等12项工作举措,坚持“防欠”与“清欠”相结合,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筑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最后一道防线”,让农民工不为薪酬而“心愁”。截至11月底,共接到来访举报投诉23起(通过协调处理22起,立案处理1起);接到“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47条,现已有效处置47条,办结率100%;为68余名农民工追发工资85.1336万余元。
(五)多措并举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一是明确领导责任,保持高位推动。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度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好任务分解,实行挂图作战,牵头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专门力量直接抓,对达不到序时进度的项目,下发交办函,限期整改、督导,推动项目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全力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高质量推进项目验收。严格按照验收工作程序进行验收,确保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及时跟进。严格实行“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截至11月底,我县10件30项省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30项已完成任务;4件5项市重点民生保障项目,5项已完成任务。
(六)全面提升县乡村三级人社业务经办人员能力素质。按照“三表率一模范模机关,打造会同人社铁军”要求,按期开展“十个一”活动。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局机关干部职工例会,分析工作形势,部署安排重点工作任务;坚持每月一堂课、一分享,干部素质全面提升,在2023年全市人社系统岗位练兵比武笔试中,吴建林同志荣获第1名,市局推荐吴建林同志参加了全省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了学习强国学习竞赛和文明红旗股室的评选通报。强化乡镇、村级人员素质培训,4月10日-14日对全县人社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进行了集中培训,集中培训分2期进行,各乡镇社保专干、村级人社协理员全程参加了培训,极大地提升了乡村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人社机关内部逐步形成了“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营造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生动局面,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创新就业创业举措,助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一是实施创业助推行动,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社会化的就业培训体系,健全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和需求单位的三方交流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继续做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四是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公益性岗位等基层服务项目,加强就业指导。扩大就业见习和创业孵化基地规模,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
2.优化社会保障服务,确保城乡群众晚年无忧。一是加强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以下岗失业、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促进扩面征缴,切实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社会化发放工作,落实好新老农保制度衔接。三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加强各类基金监督检查,规范运作程序,确保各项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3.优化人才服务发展环境,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加快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二是常态化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级晋升工作;三是完善职称评审相关材料。
4.发挥大维权格局作用,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一是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案水平。规范办案制度,严格办案程序,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完善调裁审衔接机制,畅通当事人维权渠道。强化法律制度宣传,选取辖区内劳动争议案件比较集中的企业,主动送法上门,督促指导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管理。二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大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和书面审查力度,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模式。三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强合同备案监督管理,重点推进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
5.做好重点民生实事相关工作。充分听取各责任单位的建议基础上做好2024年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规划。同时,加强工作调度,按时序进度完成工作任务。
会同县人社局
202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