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规划计划

会同县人社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9 11:29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社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在就业创业、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社保体系逐渐完善。机关社保参保人数7357人,退休人数4622人;发放养老金2394.3万元,发放率100%;开展职业年金虚账记实工作,记实比例99.52% 企业社保参保人数16812人,任务数16200人,参保完成率103.78%退休人数6385人,发放养老金18167万元;征缴完成9055.63万元,同比增长2.77%城乡居保参保人数220005人,领取待遇人数66830人,发放11190.18万元;基础养老金从每月139.41元提高到167.82元。征缴完成3213.08万元,同比增长 60.99%工伤保险参保单位59823720人。征缴完成803.54万元,认定工伤107件,发放工伤保险待遇675.8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282人,征缴完成461.1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551103万元。民生可感工作省1032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44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均已完成。

二是就业体系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956人,完成目标任务1730人的113.06%,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1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30人的122%;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2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70人的120%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在0.6%,继续控制在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全省、全国保持一致,控制在5.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80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1%;新开发组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76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3491万元,创业带动就业696余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三是人事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积极争取省市政策,定向培养3名基层农技特岗人员、1长沙理工大学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招募15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三支一扶工作;公开招聘79人进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2名;进一步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学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9人;高校直招16名临床医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卫生院;选送12名在职基层临床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有效提升了乡镇医疗服务能力。组织全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管理九级晋升八级职员77人,累计晋升265人;评选了全县事业单位优秀人员1279人,为全县事业单位记嘉奖364人,记功104人。

四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落实“维民权、维民利、保民生”的指导思想,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积极解决欠薪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巩固“无欠薪县城”成果,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力开展清理非法用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计受理案35起,为536名劳动者追讨回工资616.3834多万元。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能,全年劳动争议仲裁立案54 起,结54起,案外调解40起。定期开展劳务中介巡查,规范了劳务市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是信访维稳扎实有效。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强化信访职能,多举措转变服务方式,把群众关注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者维权等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回应关切,解决信访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共办理网上信访、上级交办信访件等共计60余件,办结率100%,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做好全系统的信访维稳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特色

1、拓展就业渠道,多举措创新就业模式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链式就业模式,通过“五做五提升”做强链源产业提升就业带动力、做长链条车间提升就业吸引力、做实链上培训提升就业适应力、做优链点服务提升就业亲和力、做通链间融合提升就业支撑力)系统搭建覆盖城乡群众的就业链网,让时间受限制、超龄、残障等特殊群体在家门口充分实现就业。目前已在林城镇墓脚村、坪村镇麻塘村、堡子镇上访村等6个乡镇建立了链条就业车间。通过采取“何时、何地、何货、何人、何权益”等五个模式在全县稳步推进,扩大就业车间的建设规模,着重解决农村剩余留守劳动力就业问题,力争将链条车间打造成怀化乃至全省的亮点名片。

2、夯实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就业用工社保服务。多渠道、多维度推进社保宣传工作,大力开展“温暖社保·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依法履行社保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同步做好社保卡应用、企业年金、跨区域社保互联互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退休一件事”、就业用工社保“三合一”、工伤保险预防宣传等政策举措的宣传及相关服务应用场景的推广,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场景化的服务体验,集中展示便民服务特色亮点,打造惠民生、暖民心的会同“温暖社保”特色服务品牌。

3、创新人才引育,做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探索精准有效的人才引进模式,综合全县企事业单位需求,对应开展岗位设置,不断调整岗位职能,做到人尽其才、高效运转。对企业深入开展调研,聚焦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分类开展技能技术培训,重点围绕家政服务、育婴服务、养老护理等项目组织开展培训,强化业务知识讲解,切实提高就业创业实操性,不断提高群众的就业技能水平,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4、破解维权瓶颈,用活“巡回仲裁庭”。在企业家门口设立“巡回仲裁庭”,指导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合法合规用工,实现来访接待、法律援助和仲裁调解等工作一体融合,打造维权“一站式”服务阵地,让群众维权更方便。

三、加强党建引领,抓实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建设。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基层党支部“三化”建设,打造模范政治机关、模范履职机关、模范服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深化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建设,压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主动开展人社政策宣传,积极应对舆情,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管控,坚守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

四、面临的工作困难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去年会同县整体待遇水平有较大提升,待遇水平从202212月的121.06元提高至202410月的155.42元,全市排名第811月按照市里文件我县针对城乡居保领取待遇人员每人每月提高8.41元基础养老金,到11月底基础养老金可达167.82/月。但由于前期差距过大,待遇水平整体偏低,且受经济下行影响,提高基础养老金对地方财政仍有很大压力。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需完善。虽然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部分群体未参保,如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完善参保政策和服务。

3、根治欠薪工作还需更进一步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管理平台与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建设不同步,导致相关实名制数据信息不匹配,特别是交通、水利的实名制平台建设较晚,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监控平台不能很好地发挥欠薪预警作用。

2025年工作目标

一、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总览,做强“链上就业”模式,保障民生促就业。全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确保重点群体就业不出现大幅波动。加大对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培训机构和方式,拓宽技能培训覆盖面。全面落实省、市有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围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全力开展就业服务,聚力实施就业援助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强化供需对接,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有效稳定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和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的人员长期持续参保。组织开展社保政策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和舆论方向,增强全民参保意识。结合全县统一的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打通了社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才促发展理念,以最大努力招揽高层次人才,强化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确保人事考试的规范和安全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力度,探索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量、类别、等级及其数量的设置和调整办法,形成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加强权益维护,狠抓欠薪治理,深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省内相关实施办法,切实落实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化解信访难题,减少社会矛盾,稳定民心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普遍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发挥其在解决劳动关系突出矛盾中的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