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8 00:00 信息来源:
会同县交通运输局2017年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我县交通运输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 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奋力赶超,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交通建设情况
1、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G209会同绕城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北起林城镇竹寨村,经小寨、龙塘、酿溪、长田、大桥村,止于林城镇大桥村水平溪,全长9.239km。项目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m,设计速度60km/h。项目开工时间为2016年5月9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8年11月8日。2017年,该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
(2)S343翁江至鲁冲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本项目起于会同翁江处,途经下高村、岭头村、硬强冲、硬强口、高椅,沿巫水河往下游经翁桃、望东,终于若水镇鲁冲处,路线全长30.565Km。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40km/h,全线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该项目在2016年9月19日取得施工许可,1-5标段全部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路基已全线拉通,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
(3)洪江区横岩至会同堡子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该项目起于洪江区横岩与S257省道K102+376相接,途经金竹镇,止于会同县堡子镇新店桥与G209国道K2546+100相交。路线全长26.189km,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5米,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预算总金额12587.22万元。并于本月取得施工许可,现已全面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预计2019年9月全面完工。
2、为民办实事项目:提质改造和安保项目:全面完成省、市下达我县提质改造任务155公里、农村公路安保任务97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建制村通客车率:全县辖区内建制村总数345(合并前),共有342个建制村开通了客运班车,通车率达99.1%,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
3、农村公路建设:2017年建设农村道路(含窄路加宽、扶贫公路、安保等)227条881.63公里,共涉及160个村,受益人口16万人,总投资7.47亿元。其中:组级公路629.63公里,提质改造155公里,专项安保97公里。目前,已经完工159条638公里,正在实施即将完工68条 243公里。
4、重要县乡道:林青公路起于会同县青朗乡,经客寨,止于林城镇,建设里程13.585公里。该项目现路基已全线拉通,正在实施水稳层,预计2018年8月全面完工通车。
5、渡改桥项目:青朗大桥桥长296.32m,桥梁全宽9.5m,净-8.5m+2*0.5防撞墙护栏,项目总概算1702.35万元,现已完成钢栈桥95%、完成0号桥台浇筑,1号墩桩基正开钻,已完成投资600万元,预计2018年12月全面完工。黄茅团大桥渡改桥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可进入招投标程序。
6、水运工程情况:渡口码头改造:2017年我县的渡口码头改造任务为8道,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省补160万元。9月份开工,现已全面完工。渡口安全牌建设:2017年我县渡口安全牌建设为16处,投资20万元,其中省补9000元/处。航道养护:2017年上级下拨的航道养护资金14万元,对已确定航道养护段全面进行了养护。
7、公路养护工程情况:投入1500万元对马鞍路段共8.204公里进行大修;投入2500万元对2016年15座危桥拆除重建及本年度新增古楼桥、中心桥等4座危桥拆除重建;投入1200余万元对“6.29”洪灾公路灾毁修复;投入250万元建设G209安保工程,公路治超预检系统建设投入120万元,农村公路通客车线路安保工程投入600多万元,交通道路重点安全隐患治理投入30万元。
二、农村公路管理情况
进一步贯彻落实《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县级公路管理站、交通质量监站和乡镇交管站机构齐全。组织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公路路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共查处路政案件21起,其中路赔案件20起,处罚案件1起,查处率100﹪,结案率100﹪。开展了路域环境整治行动3次,下达消除违法行为通知书120余份,限期整改通知书50份;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125块,制止私设平面交叉道口5处,拆除违法建筑物1处,拆除不符合规定设置的跨路龙门架1个,清理整顿公路沿线违法摊点116个,清除违法占用公路堆物放料235处,1056立方米,木材16处,废土废渣219处,367立方米,垃圾32处,122立方米。坚持固定站点与流动治超相结合,强力打击非法超载超限行为。共检测车辆3581台次;查处502台次,卸转货物427.66吨,收取公路补偿费27.92万元,处罚0.45万元。
三、农村公路养护情况
我县农村公路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模式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列养率100,优良中率89.1对新升省道、县道管养,实行道班养护与家庭路段承包管养相结合,实行养护工作计划指导与路况质量实际成效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对乡村公路养护,设立以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乡镇交通管理站,落实了乡村道养护经费,按季拨付。重点强化乡镇、村委会对乡、村道管养职责,加大了对乡镇公路管养工作的监督、指导、考核、巡查工作。乡镇公路水毁恢复工程,按“以奖代补”资助,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
全县农村公路管养里程1379.907公里,其中:新升省道66.871公里,县道274.599公里,乡道536.026公里,村道501.874公里,专用公路0.537公里。另有未纳入省厅年报范围的村组公路大约400公里。
2016年至2017年农村公路创建了200公里示范路,其中:县道100公里,乡道60公里、村道40公里;创建地灵、广坪、马鞍、沙溪4个示范乡镇。积极创建“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农村公路运营情况
1.县委、政府重视。县委、政府为发展农村客运,组织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所考察农村客运市场,2013年出台了《会同县农村通村客运补贴暂行办法》明确了参与农村通村客运的车辆由政府进行适当补助,每车每年营运补贴3000元-5000元、购车补贴10000元。同时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安监、农机、交通(运管)等部门开展了“取缔了农用车、三轮车和拖拉机非法载客”专项行动,用三个月的时间净化了农村运输市场,为发展农村客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行政审批革新。一方面针对农村3.5米的道路,出台政策,经安监、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及乡镇现场联合勘验认定符合条件的,即可开通农村客运,解决道路通行条件限制与农民群众安全出行、便捷乘车需求矛盾;另一方面下放申报审批权限,给乡镇最大的主导权。实行乡镇、企业、部门三级申报审批程序。乡镇为前期申报审批的主体,企业统一上报,部门按照乡镇运力需求全额安排计划进行审批。
3.创新车型选择。县委、政府经过多次考察比对,结合本县实际,最终选择了一种比较适合农村出行需求的价格比较适宜(5万元左右)的8座面包车,即满足人员乘坐,同时具备一定的载货空间。
4.推出新经营模式。针对农村出行赶集日大需求,平时基本无需求的特点,在农村客运线路经营的基础上,推行片区经营。全县25个乡镇划分为5个大片区,车辆于赶集日可在片区内的其他线路上营运,最大限度地满足赶集日的农民群众出行,并且提高农村客运车辆的经济效益。
5.推进公交一体化。为加快城郊与城关镇的交通链接,促进城郊发展,先后对会同至堡子、会同至连山、会同至广坪、会同至洒溪、会同至岩头33台农村客运班线车进行了交化改造,投放公交车辆14台,新能源车23台。
6.推行年度考核机制。按照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以乡镇为主每年对农村客运车辆的安全营运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与燃油补贴及地方财政补贴挂钩,对考核不合格的车辆采取扣除补贴,停运整顿、取消经营等措施。
7.强化安全监管。对所有客运车辆、公交公司、客运公司都在运管所的监督管理下完全按照道路客运企业要求,落实相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相关安全生产制度,保证了安全投入到位,教育培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和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有力保障群众乘车方便和安全出行。
五、交通安全生产
交通系统各单位结合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月及全县交通安全专项行动,依据各自的职责对辖区交通安全隐患反复排查治理。对辖区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制定整治方案,落实人员、资金进行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突出“综合治理”这条主线开展活动。设立固定宣传点1个、出动宣传车2台、执法人员20名、散发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安全标语86幅、做安全展板1块进行了广泛细致的宣传。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警示教育,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了道路运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的财产安全,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围绕落实《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救生衣行动”,对辖区内的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大了对水、陆运输企业和乡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六、党风廉政建设
我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头等大事来抓,以建立组织为领导,以出台政策为准绳,以加强教育为抓手,重点消除了交通高危行业易发腐败的温床。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建设和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规范工程建设公开招投标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认真抓好廉政“三项”合同的落实。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无截留、挪用现象,加强对在建工程的计量和变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