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 09:32 信息来源:会同县水利局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水利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推进2024年法治建设述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建设履职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水利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列入局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年度法治建设工作,组织制订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和水利法规宣传工作计划,明确主要领导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股室负责人具体负责依法行政工作,并发挥局“八五”普法工作、依法行政工作等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强化法治组织保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治能力。一是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单位外聘一名法律顾问参与本单位重大决策、决定的研究讨论和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保障了我局重大决策、决定的合法性,提升法治建设保障力量。二是加强干部法制教育培训。结合年度“八五”普法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并落实专人跟踪督促学习情况。三是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求承担行政执法和监管职能股室的工作人员考取行政执法证,全局共有15人持有行政执法证。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局行政审批效率和行政效能,破解企业办证难和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努力营造和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切实提高单位行政效能,强化工作效能,提高工作质量,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和追究问责制,杜绝了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有力的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创造了良好的为民服务环境。
(四)建章立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健全行政法治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制度,推行法制工作责任制、法律顾问制,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前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和行政裁决清单,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执法各个环节文字记录和影音记录,法律顾问和法制审查人员全程参与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行政执法信息主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一是全力推进河湖“清四乱”整治。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保障经费、督查督办等方式,稳步推进问题图斑整改进度。2024年我局共接收水利部卫星遥感问题图斑68个,省市两级卫星遥感问题图斑13个,共计81个,经实地踏看复核问题属实的图斑12个(水利部5个,省级7个),复核率达到100%。二是强化水政执法力度。2024年共组织水行政执法活动163次,出动执法人员480人次,排查水利安全隐患33起;水政执法查处涉河案件立案7宗,办理完结7宗;共计缴纳罚款2万余元。三是落实河长制工作。乡村河长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强对河湖库存在的问题巡查整改,全面提升巡河质量,全县共完成乡村河段问题整改380个,全县领域水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四是公开行政执法信息。行政执法信息通过必赢国际官网地址查询网和单位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严格落实信访和行政调解制度,成立局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水事纠纷化解和调处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水事纠纷。2024年共受理群众信访3件,均按时办结回复,群众答复满意度达到100%。
二、推进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水行政执法队伍有待加强。现全局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仅2人,而且是兼职人员,没有学过法律专业,在日常工作中重水利专业学习、轻综合法律知识学习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二)水利普法宣传有待创新。加强新时代水利法治宣传力度还不够,普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形式还缺乏创新,关注度和吸引力还不够。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重要工作位置,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法治建设中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指导和督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法治建设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水利法治水平。
(二)全面履行法定职能,加强行业监管。按照“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程补短板”要求,加强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抓实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坚持节水优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节水护水工作,加强美丽河湖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深化河湖“清四乱”整治,推进水利行业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
(三)强化水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宪法、水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完善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严格行政决策程序和工作规则,加强与乡镇街道和部门联动,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规范水事秩序。
(四)创新水利普法,强化依法治水。按照普法有关要求,结合水利实际,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普法载体和形式,不断扩大水利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水法治宣传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