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水利局 > 规划计划

2023年水利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5-16 11:13 信息来源:会同县水利局

2023年全县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治水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水安全战略为统揽,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动水利建设,为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积极融入市委“五新四城”战略,大力实施县委“1354”工程,奋力建设现代化新会同作出水利贡献。

一、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读原文、悟原理,学出坚定信仰、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二是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推进政治监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水利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三是践行为民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高标准统筹推进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四是狠抓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水行政许可、水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抓好党建工作。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着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大力创建模范机关,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六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压实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坚决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七是抓好民族创建工作。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八是巩固无烟机关创建成果。持续做好无烟机关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健康优先,广泛宣传吸烟及二手烟危害,倡导干部职工不吸烟或主动戒烟,进一步树牢和践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共同维护机关清新健康的无烟环境。

二、突出抓好水旱灾害防御。一是提升预报预警能力。以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为抓手,及时修改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其中小型水库97座,中型水库(水电站)8座,乡镇山洪灾害防御总体预案18个,县城防洪预案1个,科学编制22座小(一)型水库和75座小(二)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方案。落实“三个责任”,调整落实105座上型水库的行政、技术、管护或巡查责任人,综合运用雨水情、大坝监测和监控系统等信息平台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开展巡河巡库,夯实属地管理,下发提醒单、督查督办,对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汛前检查,重点检查山塘、水库及水电站的运行情况,确保汛期安全。二是提升业务综合能力。开展值班人员工作规程、预警预报、视频会商、信息报送等重点工作培训,定期对水旱防御设备进行调试维修保养,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综合素养,打造水旱灾害防御精兵强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实行“双值班”制度,确保汛情传达通畅,处置及时到位。三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抢险救灾意识,调整组建2023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应急调度指挥组、技术专家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和信息综合组,明确各组职责,实现定人定位定岗,确保战时不打乱仗。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综合分析评估水旱灾害防御风险点,议方案、定措施,深入灾害易发地区指导做好应急处置和人员避险等工作,全面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四是牢牢守住平安建设和疾控防线。坚持将信访维稳安保作为平安建设的重点内容,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抓好涉稳问题源头治理化解,切实做好重要敏感时期维稳安保工作。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推进水利资源领域整治行动,强化行业乱象治理,堵塞管理漏洞,保持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持续压实疾控责任,扎实抓好常态化疾控工作落实。

三、扎实做好水利项目储备。认真学习、研究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增长扩投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水利投资走向、投入重点分析研判,科学谋划前期,按照“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积极谋划、储备一批有利于会同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前期工作推进格局;加快完成会同县水网规划和相关水利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积极完成上级水利建设投入项目和水利专项债、一般债、政策性银行贷款、金融工具支持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作为,主动汇报对接,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0.5亿元,确保我县水利项目投资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力争2023年完成全口径水利建设投入1.5亿元,为推进“十四五”期间会同水利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水利工程建设。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7处,受益人口5万余人,饮水安全覆盖率为100%、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推进各类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做好水库工程移民安置和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发挥水利助力乡村振兴基础作用。二是加速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平方公里,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水利项目,打造一批治水样板,提高水生态质量,改善生态宜居环境。三是加速推进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建设。抓住冬春水利建设黄金时期,实施会同县八宋、便冲等10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流域防汛抗灾能力。完成湖南省主要支流渠水会同县镇江桥段治理工程和湖南省重要支流渠水会同县高涌段和漩水段治理工程岸坡治理约4.5km任务,计划投资1500万实施地灵溪治理工程,提高整体防洪减灾能力。四是加速推进抗旱能力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本年度投资611万元实施蓑衣塘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和55座山塘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项目建设,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4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7万亩,新增蓄水能力16万方,全面加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不断补齐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夯实农业稳产保丰收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五、大力加强河湖生态建设。一是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充分发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河湖长+”部门协作机制,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河道警长、河流检察长作用,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推动健康河湖、幸福河湖建设,服务、保障和维护河湖安全。二是全面开展河小青宣传活动。开展河湖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和渠巫两水“四乱”问题和卫星遥感图斑整改销号工作。三是加强河湖保护治理。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河道采砂监管,推行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和河道采砂许可电子证照,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加快编制主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科学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明确各岸线功能区的管控要求;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加快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四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管机制,完成2.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做好2019—2021年遥感监管发现的问题清零和2022年遥感监管图斑整改,强化行业监管,落实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水土保持费用收缴,完成水土保持批复。五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按照2023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目标要求,全县用水量控制在1.2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45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120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9以上。及时向取用水单位下达2023年度用水计划。做好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数据治理、取水许可电子证延续、变更手续。完成水资源费收缴110万元目标。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全面完成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整改提升,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保护。开展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实施开展节水宣传“六进”活动,深入到机关、党校、企业、农村、校园、社区等宣传阵地,开展节水政策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有关水法律、法规知识,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六是强化小水电整治,全面提升安全环境。及时在政府网站公示县级监管的39座(装机容量1.0万kW以下)小水电2023年度安全责任人名单,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组织若水电站实施绿色小水电创建和申报。

六、切实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一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完善和落实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厉打击围标、串标、非法转包分包等违法行为,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强化堤防、水库、集中供水等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切实落实管理职责,建立日常管理台账,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二是加强工程运行监管。扎实开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水库保安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水库标准化管理,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堤防安全评价;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不定期对安全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抽查;强化小型水库运行监管,完善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设施。三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点水利工程日常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重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抽检和安全巡查;狠抓质量安全问题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平稳可控。

七、着力提升水利行业治理能力。一是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高标准抓好危险源辨识管控和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抓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坚持做好水利安全监督执法工作,争取在全市安全监管执法排名中取得好成绩。二是加强水利监督管理。狠抓水利项目工程质量建设和标后监管,加强日常巡查督查,强化监督结果运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三是加强法治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水利法规和政策研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开展《长江保护法》宣传贯彻:巩固提升水利行业扫黑除恶斗争成果,持续加强水利行业重点领域监管。四是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监测监视监控基础设施改造,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重点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网络体系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水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五是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机制,做好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需要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