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3 15:34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分局
2023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统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方针,做到“四大任务”统筹协同,“八大战役”全面推进,“四项行动”贯穿全年,“八大机制”强化保障,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各种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宣传,提高全社会环保氛围
为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6月5日上午,我局联合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在县民族影剧院门口举办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置了环保宣传展板、悬挂环境日主题横幅,设立了公益诉讼宣传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接受环保知识咨询群众50余人次,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的决心。
二、强化监管,确保全县环境安全
今年1-6月我局针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偷排偷放、危废储运等违法行为,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不定时对全县的工业企业、个体经营等进行现场监察执法,下达责令改正违法通知书9份,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1份,办理环境违法案件8起,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起,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压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同时,充分利用红网、“12369”、“12345”等举报平台,对群众所反映的环境污染线索,及时调查处理,目前已受理12345市长热线信访交办件6件,且全部办结,受理智慧信访系统交办件1件,正有序办理中。
三、强化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局深入开展常态化专项巡逻,对建筑工地以及道路扬尘进行巡查,同时对我县建城区周边秸秆焚烧易发点进行常规性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督办交办,将可能的污染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县城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二是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为打好碧水攻坚战,深入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的要求,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我局一方面防范化解饮用水源超标风险,加强水源地监管巡查以及监测预警和监管执法,对县城、千吨万人、乡镇级饮用水源开展监测,并对县级水源地开展环境状况评估,确保评估结果为优。切实排查整治突出问题,确保不发生突发性、流域性饮用水源超标事件。完成了林城镇白岩水库、坪村镇高点水库的饮用水源整治任务。另一方面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溯源、监测、力求做到全面摸清排污口底数,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明确排污口分类,然后分类分批整治。2023年谋划包装2个项目,目前均已完成现场调研及可研文本的编制,现正在做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力求两项目能顺利进入国家水污染防治项目库。三是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前省生态环境厅已经通过原东鑫锰业有限公司历史遗留废渣风险管控项目实施方案,我局也组织了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部门申报专项资金,全力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四是严格项目审批。2023年上半年我县共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审批8个,均为县级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备案22个。五是认真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按照《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全面完成全行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
截至5月底,我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142天,空气优良率94%,各项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我县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4个,水质全部达标,均达到II类以上,其中3个断面为I类水质,断面水质与去年相比有较大提升,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四、强化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2023年上半年,在全县生环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会同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会同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等3个文件的通知》、《会同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表彰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等文件,在表彰了2022年工作的同时,明确了今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要求,为切实打好2023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基石。二是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年度整改任务的销号。我县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共3项共性任务,已制定了责任体系,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攻势任务中予以明确,确保配合市直部门按期完成销号。
五、强化建设,奋力推动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和队伍试点
根据编办拟定并通过审核的《会同县加强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和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正在编写贯通协同、专项交办、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四项制度,并明确了40个县直单位生态环境职责清单以及县直相关部门生态环境职责边界、会同县乡镇生态环境职责边界,同时为落实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工作留痕,同步编制了乡镇生态环境工作台账,为切实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六、强化管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自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大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是持续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选派驻村干部2人,改变以往战略,集中力量助推大罗田村乡村振兴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通过常态化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活动集中学习、自查自纠、作风督查,使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更上一层楼,确保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生态环保铁军。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短板。2023年截至目前,我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平稳但呈现了下滑趋势,4月份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比较靠后,特别针对于秸秆焚烧这块工作,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综合执法巡查监管流于形式,没有从源头上管住。
二是执法监管有待加强。生环、城管、住建、农业、公安等部门执法力度较为薄弱,今年以来无涉气问题执法立案和处罚情况,反映出相关监管执法部门不敢较真碰硬,执法存在“宽、松、软、弱”现象,未严格落实管控要求,未对照标准和文件严格开展摸排。我县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办案数严重滞后。
三是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县级空气质量创建办工作机制还未全面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自主开展大气污染巡查督查主动性不强,被动应付的较多,对交办的问题只是点对点整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区域之间、各级部门之间未切实落实各自职责,联防联控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未能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攻坚合力。
八、下半年工作计划
1、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一是压紧压实乡镇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克服单个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真正形成县乡村联动、部门联动的局面,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联合施策的局面。二是持续加强重点污染源减排,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更新为契机全面更新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管控清单,对重点排放源按照“一厂一策”原则制定减排和管控方案,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三是严格执法检查,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压紧压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决不手软,绝不下不为例,在最关键的时候用法律和制度护航蓝天保卫战,扭转当前工作被动的不利局面。四是扎实搞好部门指导帮扶,我局将进一步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的作用,积极主动对接部门,深入一线帮扶指导,对任务进度滞后的、质量不高的、污染反弹的,综合运用交办、催办、督办、联合督办、问责办等措施,强力推动问题整改和各项工作落实。
2、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警示片、河湖长制巡河等途径交办问题整改。加强调度督办,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整改任务,严防整改不力、虚假整改和问题反弹回潮而影响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重点做好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各项配合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检验并巩固前期规范化建设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成效。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问题核查核实和整改销号。积极开展“绿盾”已整改销号重点问题“回头看”。
3、继续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下半年紧紧围绕《2023年会同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主线,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一江六水”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攻坚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统筹开展“春风行动”“夏季攻势”“利剑行动”“守护蓝天”四大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全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监管专项工作,积极推进两个自动水站“四通一平”,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不发生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影响恶劣的生态环境舆情事件,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加强生态示范创建。积极向上争取并组织实施好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有效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积极探索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模式,编制出台我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规划纲要、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美丽会同”规划纲要分阶段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5、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加大对企帮扶力度,开展“送法入企”活动。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推行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扎实开展日常执法,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为基本手段,强化重点时期专项执法。深化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持续强化涉 VOCs 执法检查,对成品油市场问题企业进行“回头看”检查,强化水生态环境重点时期和领域的执法检查,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大园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开展对医疗机构执法检查,持续加大涉镉等重金属排污单位的执法力度。强化“三同时”及自主验收执法。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执法,积极推进新污染物质环境执法,持续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