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4 18:28 信息来源:会同县林城镇
林城镇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
工作计划
2021年林城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气象。
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抓教育、强素质,在推进政治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所辖67个党支部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全镇全年累计学习12次;二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开展专题学习4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基层党组织办实事145件,党员办实事2180件。三是抓实培训教育,采用集中和分散等形式对全镇178名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培训,全年累计培训11次。选派13名乡村工作年限长、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治村导师”为集体经济薄弱村、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出谋划策。选取6名村支部书记到镇党建办、乡村振兴办跟班挂职锻炼。
(二)抓标准、促规范,在健全组织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完成36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全部实现“一肩挑”。换届后支部班子结构实现优化,目前全镇村(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共178名,大专以上学历34人占29 %,35岁及以下22人占19 %,35-50岁64人占54 %,“一肩挑”人员平均年龄为47岁。二是深化党员队伍建设,全年发展党员42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8人,35岁以下25人。扎实推进党员排查整顿工作,共排查党员343人,走访了群众37468人,党员1956人,初步认定存在问题6人。二是稳步推进城市社区“红色微管”工作,三个社区共划分为 51 网格,587微网格,推选出了445个楼栋长,414个党员中心户,成立了47个小区功能性党支部,选聘了17名同志为林城镇“大工委”兼职委员,18名同志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全面推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三)抓重点、求实效,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
一是“一岗双责”落实到位,镇党委全年共研究党建工作23次,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各村党建指导员监督指导,党建监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全年廉政谈话218余人次,班子成员每人每月不少于1人次,全年诫勉谈话5人次,约谈20人次,处分党员干部22人;二是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推选、讨论研究产生80名优秀共产党员、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走访慰问17人(7名老党员、8名困难党员、2名困难群众),为270名党龄50周年以上老党员颁发了纪念章。三是持续推进“五个到户”工作,全镇共划分为165个网格,组织党员干部2037人联系农户16105户,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问题诉求349条,联户党员当场解决问题60条,村党组织解决问题20条。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镇1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今年已消除7个。目前,全镇共3个村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步云村214286元,渡头村 185396元,柿子村168430元)。渡头村被市委组织部评为集体经济“五个一百”冷链仓储项目效果明显村。
二、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扛起疫情防控责任
(一)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结合镇村换届工作,及时调整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成员,各村居成立相关责任专班,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完善机制、合理应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强化防控措施,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
(二)狠抓落实信息排查报送。我镇共摸排上报重点地区来怀人员449人,境外返乡人员103人,均按上级要求切实做好外来返乡人员的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工作,严防外部输入和内部扩散,筑牢群众安全防线。开展疫苗接种人员的信息摸底工作,报送可接种人员9万余人。
(三)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成立了疫苗接种工作专班,所负责的4个点均常驻副科级领导干部,设1名组长、3名成员、1名信息员。对未按时接种人员采取电话通知的形式逐一通知到位,确保应接必接,不漏一人。截至目前,我镇累计已累计接种219469人次(含第一剂、第二剂、第三剂及加强针),全程接种率97.51%,跑出了疫苗接种“林城速度”,为全县顺利完成阶段性接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一)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要求,奋力攻坚克难,确保帮扶政策的延续性。发放春季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贴3080人和春季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贴205人;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共培训30人;设置公益性岗位155个,确保贫困家庭稳定增收。对住房问题进行全覆盖摸排,2021年对15户存在问题的住房进行了修缮和重建。通过县内园区招聘、县外企业委托招聘等方式共输送85个劳动力稳定就业。为保障农户饮用水安全,实施 5个供水工程项目,辐射项目所在村及周边9个村。
(二)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干部走访排查三种方式收集农户致贫返贫预警信息,对经核实确实存在风险的农户开展有针对性帮扶,实施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支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2021年我镇共摸排农户约3万人次,其中基层干部走访发现问题150余条,农户主动申请1条,部门信息比对941条,政策未落实707条,镇村两级通过入户走访核实,截至12月中旬,因病因残因突发事故等原因出现致贫返贫风险并纳入监测的共29户78人,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安排一对一的帮扶责任人,并通过纳入低保、提供公益性岗位、补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等方式进行有效帮扶。摸排工作进入常态化工作状态,对确有困难的群众做到应纳尽纳,帮扶有效。
四、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筑牢发展根基。
(一)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春节、两会、清明、五一、汛期、特护期等重点防护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对辖区的学校、企业、(水上)道路交通、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安全检查,下达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书35份,整改到位35起。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各村、绕城路段设置道路安全警示标志30余块,查扣处罚车辆15台,民主村、金寨村、岩头村、排子村、柿子村、大桥村的危险路段安装了太阳能警示灯(9个)。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发放各种安全知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宣传画400多份,为群众提供安全知识咨询30余人次。
(二)综治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建成治安巡逻队37支,每周坚持对辖区进行治安巡逻,至少一次夜间巡逻。强化校园周边整治、预防青少年犯罪、帮教等工作。在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健康教育课程,利用广播宣传10余次,标语36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全镇分为50个网格,配有专职网格管理员50名。网格管理员重点参与了“三项重点工作”,即协助公安机关登记流动人口信息、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工作。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规范基础设施:全镇36个村(社区)的“村村响”广播运行良好。通过对全镇各村(社区)治安联防人员、调解委员会主任进行的业务培训,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统防、技防水平。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镇邪教帮教重点人员共11人,目前已经有10人完成转化,11人都稳控在家。
(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建(改造)厕屋222个、化粪池528个(其中玻璃钢80个),新建农村公厕4个,打造市级美丽乡村1个(墓脚村)、县级美丽乡村1个(龙塘村),有效地改善了实施村的人居环境。完成了市挂牌督办村(岩壁村)限期整改工作,顺利通过市级核查验收。在全镇2个集镇、33个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村庄清洁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四)卫生健康工作。落实计生各项优惠政策,我镇共有已享受奖扶政策人员 471人,其中今年新增奖扶人员 100 人;全镇共有已享受特扶政策人员105人。完成婚前健康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333对(任务数314人),完成产前筛查539人(任务数为513人),组织全镇1057名(任务数1020人)妇女免费参加了“两癌”筛查工作。
(五)民政工作。本年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919人,发放低保资金共计713万余元;临时救助179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2万余元;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助资金139人111万余元。发放残疾人困难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共计146万余元,同时全面启动残疾人信息动态更新工作,10月底已全部完成,此项更新工作共调查2200名残疾人信息。
(五)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文艺演出节目的活动18场。完成了各村户户通维修用户23台,整治了36个村(居)农家书屋。完成了镇金寨村、东岳司村、墓脚村的文物古典的统计、填表工作,并且验收合格。
(六)农业生产工作。调解土地纠纷36份(次),成功35份(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纠错完毕85份(本),完成补贴机具414台,发放补贴资金832880元,省补贴31650元。完成耕地抛荒治理1975.274亩。
(七)林业工作。开展造林1020亩,四旁植树24000余株,特别是茶溪高速路口到步云广场的精品绿化工程建设。森林防灭火:各村成立了30人以上的森林防灭火应急分队,并进行了培训。开展了60余人次参与的防灭火演练。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120余次,宣挂横幅24副,发放宣传宣传手册220册,宣传单11200余份。林政管理:完成林木采伐办证11177m3;办理林地征地手续12宗;处理林地林木纠纷调解24宗,处理省督查林班22宗;
2021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我镇虽在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地理条件因素影响,部分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前的经济发展不能同步;二是村干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思想,按部就班。理论结合实际不到位,内生动力不足,工作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主动意识。
2021年工作思路
林城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怀化建设‘西南明珠’目标会同新篇章”,全力打造农业养殖大镇、旅游发展名镇,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重点,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安排部署和巩固提升,切实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对全镇贫困群众进行巩固,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效,实现乡村振兴。
(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筑牢“两个坚决维护”的政治忠诚。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作好表率抓党建,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二是着重有为有位,全面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动员和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努力培养一批实用技能人才。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工作水平。三是注重强基固本,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治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探索开放式“主题党日”,不断增强支部“主题党日”吸引力。深入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党建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民族团结等共同发展。抓好党建示范点和品牌的辐射引领,提升基层党建品牌质量。
(二)持续推进结对帮扶。坚持结对帮扶脱贫户全覆盖,并长期保持不变。帮扶人要根据建档立卡户的实际情况,按照“因户施策、政策到户、分类指导、配套服务”的原则和“一户一策”的思路,“量身”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和措施,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在帮扶实效上下功夫。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一是持续完善防返贫监测体系和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和“五个到户”机制的作用,定期对群众进行实地走访或电话联系,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标准,多部门联动,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帮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性返贫。二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条件等将全镇33个村分为引领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夯实基础村等,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如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租赁、入股等形式将分散闲置的土地和山林流转给种养植大户或合作社,实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既增加农户收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办综合农家乐等吸引游客观赏、体验、采摘,形成生态旅游引领示范村。三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作用,引导各村群众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活动。建立健全文物档案,大力宣传文体等保护。以拓展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百村文体活动等。四是倡导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县殡仪馆公墓的作用,大力推行火化、节地生态安葬,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理念。积极推进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加强婚事新办和勤俭节约教育,加强规范引导和制度约束。
(四)推进基础设施改善。进一步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后续管护措施,确保建好的基础设施让农户长期受益。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的缺点和不足。今后我镇将以更大的决心,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继续巩固壮大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中共林城镇委员会
202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