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31 11:54 信息来源:会同县坪村镇
今年来,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全镇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现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抓建设、促升级,生产发展强起来。
1、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项目保质完工。抓好公路建设项目。扎实开展全镇主干公路隐患排查工作,投入资金约20万元对麻塘、清水、枫木、坪村等村8处水毁公路进行维修施工;投入110余万元的枫木青岗冲道路、投入150余万元的高村至高点坳公路提质改造项目正在施工。抓好土地开发、增减挂项目实施项目。对全镇空白村和空心团寨进行清理,并协助县项目部完成了 2019 年度第一、二、三期的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各地块选址、放线、实物调查等工作,完成指标面积约300余亩;依法审批农村宅基地28宗,总面积达4200平方米。抓好水利工程项目。2019年,投资300万元完成我镇集镇搬迁二期饮水工程;投资18万元完成清水村安全饮水管网改造;投资59万元完成五星村自来水延伸和自来水饮水;完成坪村村水毁管道维修工程;投资12.5万元完成高村村新增水源点;投资130万元的新屋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主管网铺设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共解决了5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2、抓规模、优结构、农牧水产业提档升级。农业品牌打造初见成效。今年来我镇共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11760亩,实现总产705.6万公斤,其中水稻10960亩,产量657.6万公斤,全县粮油大镇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不断引进“优、特、新”产业项目,各类诸如蓝莓、大棚西瓜、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效应,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红心猕猴桃、红芯火龙果、黑老虎、无患子等新型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全镇种植大户共13户,流转稻田面积1309.5亩,制种生产674亩,露地西瓜种植260亩,大棚礼品西瓜种植268亩,蔬菜基地建设210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3780.4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23亩,中药材种植1141亩。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良种推广步伐,在木臻村建立示范基地23亩,引进16种水稻新品种,3种玉米新品种品种,引进新农药推广应用3个,加快推进坪村农产品转型升级进程。做好农作物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全年检测率达90%。畜牧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全镇严格落实畜禽动物防疫市场检疫,产地检疫及非洲猪瘟防控等工作。一是安排人员24小时在高速路口防控检查点值守,二是每天对集镇市场的畜禽产品进行督查,全年共检疫临宰生猪1000余头,猪白肉263吨,禽10.4万羽。三是为确保我镇肉类供应,积极引导养殖户向养家禽及牛羊方面发展,于去年同期相比,家禽养殖增幅达80%。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权能改革高效推进。严格落实上级部署,按时按质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和土地确权工作。
(二)着力抓保障、兜底线,村民生活富起来。
1、脱贫攻坚实现质的飞跃。压实责任,完成脱贫任务。镇党委政府坚持“四不摘”、“三落实”,年初与12个村两委签订了脱贫攻坚工作军令状,将112人的脱贫责任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帮扶责任人因户制宜的制定脱贫计划,逐项落实。多措并举,提升脱贫质量。通过“四支队伍”、干群同心攻脱贫,以及开展查“漏补缺问题清零”冲刺攻坚行动,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效。在今年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镇党委、政府鼓励干部职工推销购买贫困群众的鸡鸭和油茶谷物,为贫困户创收约5万元;全镇今年投入“六个一”自主择业产业奖补资金近140万元,鼓励和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及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产业项目,形成坪村万亩油菜基地、千亩西瓜基地,庭院经济成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渠道。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举办多台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木臻村9月底举办“迎重阳.庆国庆”文艺汇演,为全村230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100元的慰问金,共享脱贫攻坚的成果。
2、社会事业均衡有力。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截止10月底共征收基金68万元,医疗保险参保正在有序进行。2019年,全镇扶贫特岗人员54名,共发放工资 42.8万元,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10名,全年发放工资7.68万元;为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106人申报交通补贴5.98万元。全年落实兑现各类民政资金约342.4万元,其中发放各项优抚资金143.2万元,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5万元、农村低保资金87.4万元,发放残疾人补贴22.6万元,分散特困供养人员资金25.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28.2万元,帮助困难群众顺利渡过了难关,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卫计工作不断深化。按时完成计生“两扶”对象的新增和年审工作;积极开展“两癌”筛查和优检,产筛工作,其中“两癌”筛查290人,优检91对,产筛130例;对计生特扶家庭及手术并发症家庭18户31人进行春节走访慰问,发放补助资金16000元。2019年,全镇人口共23404人,其中育龄妇女3971人,出生人口253人,政策内238人,政策外1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4.07%,优质服务到位率100%。
3、社会治理创新有序。切实提高信访维稳重视度。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2019年,共召开扫黑除恶相关会议十余次,传达和部署扫黑除恶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发放各类宣传单和宣传册10000余份,张贴宣传纸质标语450幅,悬挂宣传横幅46条(其中蓝底白字26条),涂刷固定标语18,制作大型广告牌3处和宣传专栏14个,开展村组农户座谈会80余次,出动宣传车60余次,开启电子显示屏8块,组织干部职工及村干部66人进行了专题知识考试及签订扫黑除恶承诺书;并于9月份根据县委、县政府文件要求,开展“毒赌黄”专项整治活动,公职人员签订承诺书50余份,开展毒、赌专项行动三十余人次;向县扫黑办上报两条疑似扫黑除恶重要线索,坚决做到“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指导禁毒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坪村镇共悬挂横幅18条,张贴纸质宣传标语170副,制作刷漆固定标语5条,制作禁毒宣传专栏10块,发放宣传单(册)4000余份,举办“5.29”、“6.26”、赶集日宣传等各类专题宣传活动5次,召开镇村干部及党员组长骨干会议15余次,构筑了抵御毒品犯罪的基础防线。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先后4次召开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通过赶集集中宣传、安排车辆广播宣传,印发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镇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对学校交通及食品安全、厂矿企业、农村团寨消防、道路交通、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进行安全检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着力强整治、优管理,坪村生态美起来。
1、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今年以来,我镇共下拨资金117.5万元完成了坪村村、红旗村,新屋村、枫木村、木臻村等五个村的厕所革命、入户道路、农户沟渠和团寨公共沟渠建设以及废旧栏厕的拆除;修建了农户三格式无害化化粪池337个,在建的50余个,农户入户道路2000余平方米,农户及公共沟渠硬化1000余米,废旧栏厕拆除100余间,使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2、大力优化农村综合管理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狠抓镇村建房管理。对全镇所有在建项目用地情况进行拉网式巡查,违法占地建房得到有效遏制。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进程。2019年,我镇危房改造户共18户且已实施的危房改造户现全部完工,并对全镇1361户四类对象房屋安全等级进行鉴定,并出具房屋危险性鉴定表并张贴房屋安全等级明白卡。
(四)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成效显著。
1、深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镇16个基层党支部全部对标对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共发放学习书籍千余册,参加主题教育学习党员494名,开展了3次集中学习,党政领导班子撰写了9篇调研文章,党员党政领导个人共检视出79问题,党委班子检视出13个问题,目前党员党政领导已整改完成个人问题67个,党委班子检视问题已整改11个。本次主题教育的开展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让党员干部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抓好作风建设,强化担当履责。坚持作风建设“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有效防止各类作风问题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严控“三公”经费。聚焦干部能力提升,镇村干部作风不断改变,干事创业不断高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的农业产业较少,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少数村负债较多。三是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五是坪村镇作为与县城相连接的建制镇,镇村规划滞后,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继续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提高脱贫质量,稳固脱贫效果。对已“销号”贫困村、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对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越线,又返贫”现象发生。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是保障政策救助,确保剩余53人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二是抓好产业发展,做强一村一个或几村一个产业项目,放大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效益。要壮大黄金贡柚、猕猴桃产业,将其作为坪村镇拳头产业来抓,在销售渠道保障情况下,力求2020年全镇达到1500亩。要积极扶持特色家庭农场,使草莓、西瓜、大棚蔬菜、养牛、养羊项目成为现固脱贫效果的支柱。
(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着力调优农业结构,实现产业规模发展。依托合作社,扩宽做强黄金贡柚、红心猕猴桃等优质水果基地;依托家庭农场,实现企业农户直线对接,推进优质农作物种植;依托电商平台,疏通种植业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探索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构建企业、农民命运共同体。用活“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淘宝”等模式,构建以商联农、农商融合的新业态。二是要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三清一改”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改造,切实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仗。坚持规划先行,依照《城乡规划法》依法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违规乱建等行为,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整治,为乡村振兴协调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重点打造好枫木、坪村、木臻等特色村庄。三是要着力推进乡村乡风文明。牢牢把握乡村文化事业的总方向,积极组织文化活动,确保每个村每年开展2次以上群众性文艺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坚决反对人情攀比之风,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等陋习,提倡厚养薄葬。
(三)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要着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集镇绕镇公路建设、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粟裕故居与纪念馆红色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全面加强集镇自来水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在 209国道集镇路段安装监控、划分停车位,做好对新农贸市场的管理工作,着力提升集镇品味。进一步做好敬老院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实施五小水利工程,争取资金对阳霞铁路桥脚的拦河坝进行维修加固,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二是要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深入推进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加强生育服务,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持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深入推动城乡社保体系全覆盖,落实各项社保惠民新政,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受益面。继续抓好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要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重点围绕平安坪村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抓好禁毒工作,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聚焦安全生产“三下降一杜绝”目标,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突出抓好防灾救灾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加大对粟裕故居旅游开发力度,打造4A级旅游景区,发展会同经济。旅游要与文化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吸引力。建议要开发旅游产品、旅游项目,要赋予文化内涵特别是粟裕文化(红色文化、粟氏文化、侗族文化、枫木文化)内涵,尽可能与“粟裕”挂钩配套,作为粟裕故居及纪念馆和粟裕品牌的延伸、拓展、升华。比如:规划粟裕文化产业园、将军客栈、枫景林、青岗冲民俗客栈等旅游项目,留住游客,刺激消费,拉动枫木旅游产业开发,使馆、居周边兴旺发达“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