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1 16:39 信息来源:会同县连山乡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法治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本乡实际,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现将我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乡始终坚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目标管理。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全乡上下一条心,一股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党委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政文件规范性、合法性审查,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二是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健全法治建设网络组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村(社区),指导负责分工法治建设工作。各村(社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深入宣传教育,提升法律素质。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法,定期组织交流学法心得。向乡、村(社区)干部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读本180余本,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自学法律知识,通过各类方式培训、宣传普及有效增强干部职工和村干部的法律意识,提升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有效构建和谐、平安、稳定的法治环境。抓好节日、事件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了“4 .15”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青少年法治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共10场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民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手册42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摆放展板30余块,发放各类宣传品5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次。
四是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执法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均履行法制审核程序。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先亮证再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年共开展执法监督检查5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7个,对辖区内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立整立改。
五是全面提升基层普法。以创建“民主法治村”为载体,在法治上下功夫,完善村(社区)民主制度。落实群众民主权利,引导群众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结合法治创建、平安创建、司法调解和村民自治,协同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二、存在问题
我乡法治建设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是普法宣传教育仍有死角,尽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但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一些老年群体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仍然有限。主要存在流动人口长期外出,公共法律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知晓度不高。二是部分工作人员法治思维仍需加强,虽然进行了多次法治培训,但仍有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重经验、轻法治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持续提升干部法治素养。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继续利用党委会、干部职工例会等,增加更多实用性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全乡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增强领导干部自身的法治教育和学习,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二)创新法治宣传工作。制定个性化宣传方案,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方案。针对农村老年群体,开展以“送法上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方言讲解等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他们身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制作有趣、易懂的法治宣传短视频和图文消息,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让更多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
(三)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提高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水平。完善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制度和报审程序,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