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6 19:38 信息来源:会同县地灵乡
中共地灵乡委员会
地灵乡人民政府
关于地灵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指导下,地灵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工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着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将我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充分履行“一岗双责”,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二是我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的依法治乡工作领导专班,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建立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具体事项落实。
(二)强化法治宣传,着力营造尊法守法用法法治氛围。一是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制定了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明确了普法重点和任务把平安建设与“八五”普法工作相结合,成立各村普法工作领导专班机构,规定村支书、主任为主要责任人,把一村一警纳入各村管理当中,保证了基层管理机构健全,主抓人员落实到位。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普法工作宣传机制,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月”、“法治宣传月”、“三下乡”“屋场恳谈会”、“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提高群众自防能力。三是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法治培训,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学习,突出乡领导班子集体学法,丰富学法内容,提高学法效果,同时召开专题学法讲座,积极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专题法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学法活动,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进一步提升了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能力。今年我乡在3月、9月以“开学第一课”分别在中小学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结合“未成年保护”、“消防巡检”、“秸秆禁烧”、“农合农保收缴”、“平安林区建设”、“禁毒宣传进万家”、“民调宣传”等工作,入集镇、街道、村居,以发放宣传小手册、张贴海报、循环播放大喇叭等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全年共计发放普法宣传手册700余份,张贴普法海报100余张,大喇叭循环播放普法宣传300余次,新媒体转发普法宣传1000余次。
(三)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决策合法审查工作。一是不断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在决策前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合法合规。乡党委、政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执行,进一步完善了乡政府会议程序,保障和推动重大行政决策依法作出,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率100%,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二是全面构建法律顾问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律师顾问团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顾问使用和管理,加强重大涉法事务审查,重视听取和吸纳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防范决策风险。三是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
(四)打造阳光政府,积极回应关切深化政务公开实践。一是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制度,明确了法治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按照县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总体要求,在公开内容上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注重整体把控、基层实践,稳步推进法治政务公开工作。二是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公开法治政府建设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拓展政务公开渠道,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不断延伸公开领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机关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答复,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五)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调处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健全化解纠纷与矛盾的调处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的衔接配合,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公平公正解决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二是依法处置涉访违法行为,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努力打造阳光信访、法治信访。三是精心规划,织密织牢人民调解网格,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建立以乡综治办为“龙头”,司法所为“主阵地”,村调委会为基础的人民调解组织网格体系。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不断充实调解专业力量。我乡今年共计参与调解纠纷30起,调解成功29起,调解率97.1%。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地灵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仍存在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法治专题学习效果欠佳。一是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理解不足,部分乡村干部可能由于工作繁忙、知识储备有限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等原因,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可能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准确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二是学习机制不健全,现有的学习机制以基础的讲座、会议、网络课程等形式为主,存在部分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学习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司法人员实践经验欠缺。一是社会阅历较浅,年轻司法人员缺乏处理复杂案件和社会矛盾的经验,在面对紧急和突发情况时候难以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法律实践、调解技巧、心理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年轻司法人员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时,一定程度上难以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处理复杂案件时难以形成全面、深入的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普法宣传形式方面欠全。一是普法手段缺乏创新,现有的普法手段主要以宣传册、讲座、微信群、公告栏、村村响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普法质效不高,普法活动的效果有限,村民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对法律知识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普法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进而提升普法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地灵乡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我乡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全面依法治县的统一安排,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乡村干部法治培训。提高其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学习法治思想,充分运用好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的作用,推动思想学习宣传工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当前法治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可以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加大对乡综合执法队伍开展普法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提升普法工作水平。优化工作队伍结构,鼓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充实到法治一线工作。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建立执法档案等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公正、规范。
(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将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化解工作。
中共地灵乡委员会
地灵乡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