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漠滨侗族苗族乡政府 > 规划计划

2018年度漠滨侗族苗族乡扶贫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1-07 00:00 信息来源:必赢国际官网地址查询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漠滨侗族苗族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践行脱贫摘帽工作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漠滨侗族苗族乡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将全年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方面

漠滨侗族苗族乡根据县里要求同时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杨轩任组长,杨付林任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吴贤德任专职副组长(负责全扶贫工作),党政其他班子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漠滨侗族苗族乡扶贫办,抽调了陈自来、赵俊翔为扶贫办专干。

另成立8个工作小组:

产业扶贫由扶贫办陈自来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劳务协作由劳保站杨远征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健康扶贫杨平、卫生院马一峰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教育扶贫由扶贫办陈自来学校李光锦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易地扶贫搬迁陈卫星、杨波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农村危房改造杨斌具体负责,建管站刘良根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社会扶贫由扶贫办陈自来具体负责,组织各村及相关部门实施。

二、精准识别和退出方面

    漠滨乡2018年新识别7户24人,返贫4户10人,因新生、婚入自然增加37人,婚出、死亡等自然减少95人,单个人口清退1人,截至目前,全乡建档立卡1046户3649人。根据户申请、小组推荐、村评议、贫困户确认、村公示、乡审核及公示、县级复核,2018年漠滨乡脱贫179户624人。累计985户3531人。

三、责任落实方面

漠滨乡以责任状管理为手,以、村两级书记负总责、驻村领导带领驻村干部包村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1.实行驻村领导包村,配合县联村领导、县帮扶第一责任人、指导员、县派驻村扶贫工作队搞好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工作例会制度。

2、实行干部驻村扶贫工作,全48部全部到村签到参加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包干完成驻村脱贫攻坚任务。

3、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包保工作,全48名干部按照每人结对帮扶1-5人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

4.实行村组干部包片包组,履行脱贫攻坚全方位工作,包干完成片、组脱贫攻坚任务。

5.实行工作队长担任村党支书记,联同驻村领导、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充分发挥三队伍的脱贫攻坚作用

6.根据县委“五人包”。 “局长下沉”、“遍访群众”

的安排,我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志联系法院、政法委、移民局、海事处、工伤保险中心、漠滨学校、漠滨卫生院等单位联系扶,有7后盾单位第一责任人驻村帮扶。

四、政策落实方面

1.危房改造政策。2018漠滨乡落实危房改造户73,其中五类重点户14户,般户59,发放资金138.8万元。

2.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5年-2018年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户225889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413,安置面积318平方米,价值74.1万元分散安置49212人,安置面积5520平方米,发放资金533.7574万元;统规统建集中安置129户501人,安置面积12275平方面积;统规自建集中安置43户163人,安置面积4045平方米,发放资金407.5万元

    3、健康扶贫政策。2018漠滨乡所有建档立卡困户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临时)救助、医疗特惠保、健康扶贫专项救助”五重保障全覆盖,为全10463568人办理每人60元的医疗健康特惠保和180元每人的新农合参合金额全部返还,涉及金额85.632万元。实施“三个一批”救治项目,其中: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签约1;慢病签约服务一批36,乡卫生院为全所有贫困人口免费办理医疗签约服务。全年共有856人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五重保障”,其中855人享受了住院总费用报销达到90%以上的补偿,政府兜底保障38.6万元。建档立卡户实现基本医疗补偿142.6万元、大病保险补偿3.4万元、医疗特惠保补偿6.6万元、民政医疗救助2.9万元、民政临时救助30.0982万

4、教育扶贫政策。漠滨侗族苗族乡2018年春季有754人享受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教育普惠政策,发放资金42.4万元, 2018年秋季有751人享受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教育普惠政策,发放资金44万其中雨露计划补助71人,大学生一次性奖励15;

5、产业扶贫政策。漠滨侗族苗族乡2018年产业发展直补到户政策落985户3568人,发放资金165.0601万4个贫困村由县统一安排,实现了村集体扶贫光伏发电项目的签约及分红,签约入股会同县光伏扶贫电站,每年享受分红1万元。7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贫户专业合作社,所有贫困户每年均享受投入资金不少于10%的入股分红,2018漠滨侗族苗族乡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分红4.88元。

重点产业发展:金塘溪村杨梅:金塘溪村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00余亩,有乌梅、东魁等种类。年产量4万余斤,为群众增收10万余元。洞头塘村肉兔: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洞头塘村由贫困户杨义炳牵头养兔,带动贫困户40余户,现共有1000多只兔,为群众增收3万余元。洞头冲茶场:2009年,洞头冲村成立了以张志勇为负代表人的会同家源尚壬茶叶有限公司,2013年正式开始种植茶园,规模达到1000亩,解决了87户贫困户的就业情况。每年干茶叶产量达到2000斤,创收180余万元,茶叶主要销往地在长沙、湘潭等地。

6.扶贫小额贷款。漠滨侗族苗族乡2018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户,贷款总额75万元,2015年到2018年累发放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158773万元;

7.就业扶贫。漠滨侗族苗族乡2018年设立和开发扶贫特岗46,今发放特岗工资40.1022万元;第一批705人发放了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费补助68.42,第二批已造表上报;

8.帮扶责任人。漠滨侗族苗族乡7个行政村共有来自10个单位264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46户贫困户。

    五、脱贫成效方面

1.降低贫困发生率成效明显。漠滨侗族苗族乡辖金子村、漠滨村、洞头冲村、洞头塘村、侯家坡村、沙堆村、金塘溪村等7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截至201812月31日,漠滨乡户籍农业人口3793户13044人。漠滨乡现有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0463649人,其中:已脱贫985户3531人,未脱贫61户118(包括返贫713)。系统内贫困发生率为0.9%群众认可度达到95%以上。

2、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部投入使用。漠滨乡2018年共新建1个乡级服务平台和7个村级服务平台,建筑面积达2502平方米,投入资金将达到415.785508万元。7个村级卫生室和“德一民生”入驻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为7个村配备了全民健身器材。

3、农村公路建设全部通车竣工。2018漠滨乡通组公路硬化940.546公里;提质改造12.583公里通达公路10条。县级投入金额达4752.6397万元。

4、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贫困村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漠滨乡2018年在洞头塘村洞头冲村、沙堆、金子村、金塘溪村、侯家坡村6个村中的21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739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7人。

5.农村百姓舞台建设全部完成。漠滨乡2018年共建设7个7个百姓舞台。举办专业性、业余性、群众性文艺活动12场。

6、“五类重点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漠滨乡有低保户121户199人,其中低保完底117127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52490;五保户40人,其中集中供养19人,分散供养21人,每月发放供养金9388.6;漠滨乡有孤儿10人,每月每人发放基本生活补贴2400;残疾人户233人,其中一、二级残疾人104人,三四级残疾人129人,每月为重度残疾人及困难残疾人发放每人每月110元的护理补贴及生活补贴,每年为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2860元。

六、后续帮扶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为有利契机,严格按照“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突出抓重点、 补短板、强弱项,以激发脱贫对象内生动力为目标,以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为重点,为巩固提升我脱贫工作成果,提高脱贫质量。

1、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党委政府一把手履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第一步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增强全上下攒动奔小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思想不松懈,压力不减轻,力度不递减。成立漠滨乡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组建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工作办公室,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切实把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脱贫致富奔小康上来,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2、建立稳定帮扶机制。2019年,我将继续加大对全脱贫对象结对帮扶力度,巩固提升精准脱贫基础管理“四个一”和精准脱贫示范创建“六个一”基础工程。深化定期帮扶走访机制,结对帮扶干部每年进村入户走访不少于12;加强驻村扶贫队伍建设,驻村工作队要严格落实驻村管理各项制度;建立完善驻村管理考核、督查评价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务实高效的扶贫铁军,全面提升驻村帮扶成效。要按照“四不摘”原则,紧扣精准,帮助脱贫对象做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雨露计划、小额信贷、社会保障等各项服务工作,真正做到“脱贫不脱政策、帮扶不减力度”。

3、健全资金整合机制。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资金整合使用原则,发挥扶贫资金杠杆功能,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向农村聚焦和配置,2019年巩固脱贫方案总投入和财政整合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切实提高整合资金使用效益和支付效率。严格项目质量监管,推动政革分开和政企结合,优化项目资金审计结算流程,简化报账手续,加大扶贷结转结余资金整合消化力度,保障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4. 创新信息管理机制。完善脱贫信息大数据库建设,精准对接“互联网+监督”平台,全面及时更新和核实脱贫对象信息,精准对接行业部门和社会组织,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动行业和社会帮扶资源向脱贫对象配置和聚焦,为科学决策和精准落实提供准确依据。

5、脱贫摘帽“回头看”工程。深入开展脱贫摘帽“回头看”行动。着力解决好产业帮扶实不实、利益联结紧不紧、收入增长稳不稳、脱贫成效真不真等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内因,狠抓问题整改,进一步完善产业带动帮扶机制和协议分红机制,确保脱贫对象持续稳定增收,摸清实际需求,解决好脱贫村、脱贫对象后续发展问题,掌握产业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情况和成效,切实做好总结提炼工作,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