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0 14:47 信息来源:会同县青朗侗族苗族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未成年保护相关文件要求,现制定青朗乡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抓好全乡校园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各项措施落实,努力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综合协调、个案管理及专业服务等组织协调工作。
(二)加强教育宣传。乡村两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系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理念、方法及工作情况,制作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和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提高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三)强化督促检查。将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各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政府、学校、各村(社区)等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指示要求,完善护校安园工作联动机制,各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自查自纠,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形成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
(二)推动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学校要进一步压实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园安保责任制。乡综治办要联合学校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分级分类明确安全责任人员,
(三)持续推动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学校、乡综治办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定期开展尤其是开学时期敏感节点,常态化对于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改,乡应急办、综治办组织牵头联合开展安全大检查。对不符合《安全防范要求》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坚持“一校一台账、一校一方案”,逐一列名挂账、督促整改、盯办落实,对重大隐患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定时间、一盯到底,确保问题隐患排查整改无死角无遗留。
(四)持续落实涉校重点人员摸排管控。由乡政府主导,深入摸排扬言报复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危对象、学校所在地周边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校园内部从业人员、有暴力倾向、性格偏执、与社会不法青年来往密切等人员,逐人建立台账,明确负责人,提出管控意见措施,确保无一例涉校滋事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乡派出所要指导协助学校建立在校员工数据库,定期对学校教职员工、安保人员进行身份信息核查和动态风险评估,对不宜从事校内工作人员及时通报教育部门妥善处理。
(五)持续摸排化解涉校矛盾纠纷。乡综治办主导,深入摸排校园周边社会面的主要矛盾纠纷、有明确指向或扬言针对学生或其家长的矛盾纠纷、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学校从业人员的矛盾纠纷、学校与学校从业人员的矛盾纠纷,明确专人对点学校,负责处理化解矛盾。协调学校法治副校长推进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校闹”联动整治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风险化解在萌芽初始阶段,严防交织叠加、激化升级引发重大敏感案事件,防范相关风险向社会稳定、政治安全领域传导。
(六)持续加强校园安全周边重点巡查。由乡综治办、应急办联合派出所、学校等部门,不断优化完善对各村辅警、学校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社会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护学行动中,严格落实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重大路段高峰期巡查机制,将学校作为重点目标纳入常态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网格化巡查巡逻机制,增加巡逻频率,切实发挥好护学的积极作用,及时发现处理校园周边可能危害校园安全的苗头问题,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七)着力构建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坚持以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严厉打击利用在校学生实施黑恶犯罪,重点整治扰乱校园教学秩序和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和常态化工作长效机制,坚决维护教育系统长期和谐稳定。加大对校园周边游戏厅、小商店等重点场所清理整治,及时查处向学生销售香烟、酒精饮品、问题食品、有害玩具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防有害影视剧内容向校园和学生渗透,坚决清除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色情、暴力等不良因素,切实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八)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法制教育机制。乡政府主导,具体由派出所、综治办、应急办落实,充分利用开学季、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特殊节点,联合各部门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进校园”、反欺凌暴力、反拐卖性侵、防溺水、防电诈、防教育事故等活动,特色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配合开展对不良学生的教育矫治,增强学生珍爱生命、敬畏法律的安全素养和法治意识。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法制副校长,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指导等工作。
(九)加强宣传教育。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行动部署开展情况、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人防性侵宣传教育等重点内容,借积极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标语、以案说法等方式,推动宣传宣讲进校园、进家庭,增强社会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行动自觉。加强法治副校长建设,强化未成年人法治、安全教育,提升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健全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经验做法,将其固化为规范制度,实现“办理一批案件、解决一批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动打击整治工作常治长效。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综合救助机制,构建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参与的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为一体的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机制。
青朗侗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