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8 17:21 信息来源: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
金子岩侗族苗族乡2023年政府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乡上下团结一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圆满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成立乡生态环境工作专班,确定1名村支两委同志负责生态环境事务工作,建立人员台账。利用会议、微信及赶集日对保护环境工作进行宣传。开展了对5个集中安置小区污水处理、对3个集镇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对3个集镇集中供水的6个水源地以及畜牧养殖和企业进行了巡查。制定禁止秸秆焚烧工作方案,安排了专人定时进行巡查,成功处罚3起。工作开展以来,接到信访举报5次,及时进行了现场调查,以及政策法规宣传和反馈。
(二)人居环境不断创新。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月评比”“擂台赛”“美家美妇”等常态化工作,并敢于创新突破。一是成立长者食堂,涵养乡风文明。白市村成立长者食堂,探索有效养老服务,举办“打三棋”暨“划拳”争霸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活动,进一步涵养乡风文明,从意识层面上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提升。二是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白市溪口村探索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庭院种植蔬菜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育庭院经济,拓展增收渠道。三是实行垃圾收废(费),建立积分超市。持续擦亮小市村“千户侗寨”名牌,倡导村民对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投掷,村民根据村规民约主动缴纳垃圾清理费,制定积分奖励制度,所收费用全部用于对按规分类的农户的奖励。四是探索无垃圾村庄,实现变废为宝。打造无垃圾村庄,最重要的是倡导施行垃圾分类,白市溪口村、白市村引导群众将垃圾分类处理、减量处理,促使可燃烧垃圾化身厨房柴火,可发酵垃圾变田间肥料,变废为肥,变废为宝,实现真正的“无垃圾”村庄。
(三)乡村振兴有效推进。一是持续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每月核实湖南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反馈的风险数据;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强化脱贫户、监测户结对,落实脱贫户季走访,监测户月走访,并填报脱贫户、监测户季度、年度收入信息。二是继续推进重点工作落实。重新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选聘上岗人员,2023年4月聘用公益性岗位(护林员除外)108人,月发工资增长到780元每人每月;落实小额信贷和小额信贷贴息工作;落实教育补贴政策,2023年核实发放雨露计划641人次961500元,学前教育补贴245人次124500元,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补贴1794人次685500元;推进乡村建设,首先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完成项目库建设、监督项目实施、督促项目报账等,2023年财政衔接资金实施项目27个495.91万元。其次持续推进改厕工作,2023年完成公共厕所2座,农户厕所改造245个。对过去几年实施厕改1990个厕所进行摸排,建立问题厕所摸排台账,共排查出问题厕所17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三是做好工作队衔接管理工作。衔接、督促、督查工作队日常工作;多次开展工作队集中业务培训;完成工作队员调整工作。
(四)民生保障持续巩固。一是认真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我乡农村低保376户,保障634人,金额197975元每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6户8人,金额为4000元每月。救助困难家庭130户,发放临时救济金118000元。特困供养人员165人,其中集中特困供养8人,分散特困供养157人,月发放救助资金特困供养9万余元。已发放12个月照料人护理费共计332201元。我乡现有孤儿7名,资金发放1100元每人每月;实事无人抚养儿童4名,资金发放550元每人每月。本年度发放民办教师生活补助9人共计87840元。发放困难民办教师生活补助5人共计16200元。二是全面落实高龄补贴政策。确保各档高龄老人应享受的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2023年发放80岁高龄补贴898人,发放90岁高龄补贴86人,广泛宣传政策,拓展了服务领域和提升了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服务政策,维护了高龄老人的合法利益。三是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截至目前我乡有残疾人988人,其中重度残疾499人,其中享受残疾困难生活补贴的230人、护理补贴的425人全年共计发放补助资金62万余元。把残疾对象能按政策享受的辅助器具送到残疾人手中,年初多位残疾人享受了康复需求申请了拐杖、轮椅、助听器等其他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帮助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
(五)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一是扎实开展交通安全劝导。不定期上路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劝导;组织各村劝导员和辅警在赶集高峰时段、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红白喜事高峰时段等进行安全劝导,上路劝导日志6万余条。二是大力开展安全巡查宣传活动。利用赶集日,组织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等活动,同时联合学校、卫生院等部门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如防溺水进校园、溺水后紧急救助等,加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全乡范围内放置救生杆、救生圈,设置警示标识230余处,开展防溺水巡查2050余次,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100余次。三是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全乡共有烟花爆竹零售店8家,每月对零售店的消防安全有效证件、存放、库存等情况进行大排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不定期对各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卫生院、超市、煤气存放点和竹木加工厂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次数约500余次,发现问题隐患40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40余份。四是创新组织开展怀邵会绥“消防应急比武”及“民族团结”活动。2023年5月,我乡联合怀化邵阳“两市八乡”举办“怀邵会绥”八乡镇应急演练暨消(森)防技能比武竞赛活动,我乡成绩优异,荣获第一名;9月19日,举办以“同唱丰收曲,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怀邵会绥”八乡镇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暨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持续巩固和发展公平、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六)法治政府不断强化。一是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依托乡、村两级调委会组织网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本年度共排查矛盾纠纷58起,调处58起,调解成功58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严格管理,勤于走访,及时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情况,强化监督管理,目前我乡社区矫正对象共计7人,无脱漏管、再犯罪等现象发生。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管理,制定帮教计划,严格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及重点人员跟踪回访调查制度。三是认真抓好法治宣传工作。突出抓好宪法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结合“农村法治宣传月”、“送法下乡”、“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在集镇和村广泛开展宣传。结合调解工作宣传《人民调解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6幅,受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超过60余人次,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七)党风廉政持续深化。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问题,始终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经常抓、长期抓,强力整治庸懒散行为。在全乡26个村展开了“围炉夜话”,绘制“清廉”主题宣传画64幅,征集清廉家规、家训、家书作品30份,吹响了我乡清廉建设的号角;在明德学校、金子岩小学、长寨学校开展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4次;组织全乡干部职工、村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影片教育的形式营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党课活动,组织廉政教育专题党课28场次,开展“廉政谈话”285人次,对干部及家属开展座谈会2次,并签订《清廉家庭承诺书》300余份;积极申报清廉文化教育基地“贺琼烈士纪念园”,让贺琼烈士的革命故事永远在金子岩唱响。
二、2024年主要任务
2024年,我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乡党委的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前提,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结合我乡丰富的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红色资源,重点做好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工作安排部署,全力推动全乡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固成果,巩固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防范特殊困难群体致贫和脱贫人口返贫摆上重要位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所有已脱贫户无一人返贫。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这条主线,创新工作方法方式,以激发脱贫对象内生动力为目标,着重帮助群众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保稳定,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建设平安乡镇为目标,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制定对策、明确责任,有效夯实全乡综合治理工作基础。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班子、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作用。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各类黑恶势力和社会乱象,提高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发挥网络宣传的正能量作用,坚决抵制和杜绝利用微信等网络媒介传播不良信息、散布谣传等行为。结合信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严密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同时还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拉紧责任链条,加大隐患排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重整治,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守一方水土,保一片蓝天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大力强化河长制工作。采取定期不定期方式加强对辖区内河溪道的日常性和突击性检查,针对问题严格按要求立行立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主动作为,消除黑臭水沟,消灭白色垃圾,完成改厕任务,根除农村旱厕,力争实现路面整洁、街面清洁、水面清澈、居家清爽。
(四)促文明,大力发展生态文明乡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利用现有政策进一步完善公路的硬化及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加速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河道、道路、村团寨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五)重民生,提升社会各项事业服务水平。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1.持续抓好财政开源节流。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可用财力。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确保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发展民生事业;用好用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落实项目管护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2.持续保障民生事业发展。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参保面,切实加强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工作;持续增强精神病人的心理医疗和救治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居民住房和公共卫生条件,强力推进地灾避险搬迁、危改工作和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3.持续促进教育优质发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全力抓好全乡人民的道德教育和基础教育工作,着力提升全民素质。
4.持续推进平安乡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公布举报方式,发动群众监督举报,加强对黑恶势力排查整治,坚持打早打小,形成压倒态势。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解决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努力构建经济发展和谐环境。
5.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确保经济发展环境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六)强自身,继续做好政府建设
1、加强思想之基。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首位,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干事创业的灵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
2、恪守依法职责。牢固树立依法治乡理念,认真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确保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在监督的阳光下健康运行。
3、严守廉洁底线。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促发展、保民生、补短板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