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4 10:05 信息来源:会同县信访局
2022年会同县信访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 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稳定工作为主线,以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年”活动为载体,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 劲头、“干”的作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稳字当头,强化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推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解决问题更加有力、信访业务更加规范、防范风险更加有效”,全力以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突出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到理论学习、实践运用、推动落实相统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组织开展学习、宣讲、宣传、培训等系列活动,掀起全县学习贯彻落实的热潮。
(二)切实抓好《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加大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举办《信访工作条例》集中宣传月活动,依托“一网一微一端”传播平台,通过多种形式载体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三)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协调机制。以《信访工作条例》为依据,完善我县相关制度和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职责作用,及时推动解决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认真履行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职责,加强与成员单位间协调沟通。定期筹备召开县信访工作协调会议,完善并落实好信访工作调度管理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四)忠诚履行信访部门核心职能。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精心办理群众给县委书记、县长的信件,加强跟踪督办和情况报送,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完善群众给领导信件办理工作机制。
二、坚持稳字当头,坚决做好重点时期信访安全保障工作
(五)全力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根据国家信访局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承担信访部门职责,及时启动重点时期信访安全保障工作机制,确保万无一失。召开专题部署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信访信息综合分析。充分发挥信访部门了解社情民意和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作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大对政策性、群体性信访问题的专题调研和综合分析力度,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情况,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的建议。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七)强化信访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对内部性、行动性、苗头性信息的跟踪分析,及时全面掌握信访动态。完善重要敏感信访信息通报报告机制,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及时、果断、妥善处理各类涉访事件。加强信访舆情监测引导和联动处置。
(八)做好其他重点时期的信访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北戴河暑期、建军95周年、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工作。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沟通配合,做好大规模进京聚集应对准备,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的目标。
三、强化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年活动
(九)统筹做好专项工作两批交办事项的化解工作。聚焦两批集中交办的85件重复信访事项和信访积案,探索建立疑难复杂信访积案专家评查机制,强化调度督查,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提髙化解质量,并探索建立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的长效机制。根据需要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
(十)深入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加大对专项工作“倒流”问题和“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的协调推动、带案下访和跟踪回访力度,加强对问题突出地方的针对性调度指导。
(十一)加大对初次信访的推动化解力度。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规范高效做好受理办理和督查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
(十二)大力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工作。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信访矛盾的化解工作。在全县部署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年”行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适时部署开展信访突出问题联合督查,更好地推动解决政策性、群体性问题。
四、着力强基固本,全面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
(十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约访、下访长效机制。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名义下发《关于做好领导干部接待信访群众阅办包案化解信访事项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明确工作责任,推动限期化解。
(十四)持续提升基层信访工作治理能力水平。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乡镇设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深入推进“全国、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群众来访接待工作标准化建设,统一基本条件和应用要素。深入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创建工作。
(十五)完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拓宽第三方参与信访问题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广泛吸纳、充分运用各方力量,更好提升信访矛盾化解实效。
(十六)持续抓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办信、接访、网上信访、督查、复查复核等基础业务各项制度规范,通过实地检查、网上抽查、评议通报等方式,加强对信访基础业务的经常性检查。加强和改进信访考核工作,进一步树立正确工作导向。
(十七)强化服务基层和群众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全国、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经验做法和“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引导激励广大信访干部更好地深入基层一线,带着感情和责任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
五、激发工作活力,持续推动信访制度改革创新
(十八)扎实推动《“十四五”时期信访工作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围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分步实施推动落实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估问效,制定《<“十四五”时期信访工作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责任分工》。
(十九)全面推动网上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网上信访工作的意见》,召开学习宣传贯彻推进会,健全方便快捷、智能贯通的网上信访平台,完善网上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分级分类办理方式,简化初次、重复事项办理流程,优化智能甄别和简易办理模块,推行“接诉即办”工作模式,及时高效解决网上信访问题。有效规范网上信访秩序,提高网上信访工作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二十)进一步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创新和丰富督查方式,通过网上督查、视频督查、多部门联合督查等,压实属地、责任单位、行业和系统的责任。完善信访事项日常督办机制,持续跟踪督办结果。着力用好复查复核,强化程序和实体性审查,纠偏纠错、化解矛盾。加强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资金监督管理,提升使用绩效。
(二十一)切实强化信访工作信息化支撑。落实和完善信访信息系统应用标准,持续优化信访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智慧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信访工作智能化水平。
(二十二)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改革。健全《信访工作条例》配套措施,制订或修订相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深化访诉分离、依法分类处理等改革举措,全面实行信访部门职责清单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依法信访理念,配合政法部门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六、加强队伍建设,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十三)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巡视整改任务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二十四)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第七次全省信访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继续加强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岗位练兵。
(二十五)强化纪律作风养成。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守住“四条底线”、做到“五个拒绝”。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大力弘扬“提转服”(提高效率、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和群众)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