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教育评价改革专栏 > 政策文件

关于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4-18 10:37 信息来源:会同县教育局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落实中共怀化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家校共 育工作的通知》怀教小组发〔2020〕16 号文件等有关文件精神,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迫切需求,构建和谐交融的新型家校关 系,发挥家校育人合力,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面 普及现代教育理念,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现就我县 进一步加强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简称家校共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组织建设
    1 、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县教育局党委书 记、局长为组长,分管业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基教站、教研室、 综治办、体卫艺站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  组,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的发展规划与统筹 推进。推动形成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 家校共育工作格局,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家庭教育讲师、心理健康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家校共
育工作领导工作专班。
    2 、设立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机构。 教育局设立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由基教站德育专干、幼教专干负责家校共育工作, 明确工作职责,对全县各学校的家校合作教育进行全面指导。 各学校成立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站,由校长担任站长,成员包括 学校德育负责人、家庭教育讲师、班主任代表、学生家长代表、 校外专家、社区居委会成员等,负责本校家校共育工作的规划与组织实施。
    3 、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由学校校长担任校长,分管 德育的副校长具体管理,制定完善家长学校建设与管理制度, 建立家长学校规范运行机制,家长学校要有牌子、 有教室、有 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上课制度、有授课记录。通过家长 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讲授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科学 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咨询服务, 中小学校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和1 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建设好网上家长学校,利用网上 家庭教育平台,发挥“线上课堂”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系列活 动,实现家校共育方式多元化,创建一批省级、市级、县级“示
范性家长学校”,提升家长学校办学品质。
    4、成立家长委员会。 各学校在班级和年级家长委员会的 基础上建立校级家长委员会,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校联 席会。通过家校联席会议等方式听取家长意见,采纳合理化建 议,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共同规划合理的课业任务,
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
    5 、建立家校沟通平合。 各校、各年级、各班级,均要建 立不同层级的家长群,利用电话、网络、校(园)长信箱、家校
联系手册等多种手段,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回应家长关切,不断提高家校共育工
作实效。
    二、 强化家校共育活动开展
    (一)密切家校联系
     6、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 每学期确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 组织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管理,深入课堂聆听教师教学,
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增进理解,得到支持。
     7 、组织教师家访活动。 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对学生家 庭的走访工作,对新生在第一学期完成一轮现场走访,对其他 年级学生每学期走访一次,可以现场走访,也可以通过网络、 电话等方式走访,通过走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教育情
况,帮助家长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8、组织家长会活动。 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 要创新学校家长会模式,丰富家长会的内容。通过家长会通报  学校和子女的情况,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共商子女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二)家校协同育人
     9 、组织家长志愿者活动。 建立家长志愿者制度,由家委 会牵头,成立家长志愿者服务团队,参与学校管理,走进学校 监督课堂、商店、食堂,开展课后服务、校门口值班、监考、预防学生溺水督查等各项活动,家校共护孩子成长。
    10 、组织亲子教育活动。 开展“好家训”“好家风”“好家 规”等评选活动,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到家风、家训、家 规之中,滋养亲子教育。开展学习型家庭、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开展亲子阅读、亲子健身、亲子研学旅行等活动,主动陪伴孩子,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培育优秀人格。各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亲子实践活动。
    11、帮扶特殊家庭。 关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贫困儿童、
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多种措施、开展关爱活动。
    (三)引导父母成长
    12、组织家长集中培训。 各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举办培训 讲座、咨询服务、经验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家庭心理 健康教育指导、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家长亲职教育、隔代家庭教 育活动、年轻父母家庭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 育方法,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各家长学校 每学年至少开班2次,邀请专业家庭教育讲师团每学期到各学校对家长进行现场培训。
    13、组织家长线上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家长学分制, 依托网络,组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常态化学习家庭教育、安
全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知识,每学期要达到一定学分。
    14、组织典型评比活动。 不断挖掘优秀家长典型事迹,根 据家长主动学习、支持学校、教育子女等情况,每年评选一批 好父母、优秀家长志愿者,树立榜样,学习榜样,激励更多的 家长参与到与学校共同教育子女的活动中来。组织家庭教育个 案指导优秀成果评选、家长成功教子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家庭 教育先进个人和群体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励更多家长主动学习提升。
    三、 强化家校共育工作保障
    15、强化专业支持。 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心育家庭教育工作室,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和班主任、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交流和家庭教育论文、案例评比等活动;建立县、学校 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选拔素质高、事业心强,有心理健康教 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讲师,承担巡回讲学及专业指导任务, 立足本地本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县、学校两级心理健康护理团队,疏通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家长的心理困境。
    16 、强化经费保障。 积极加强与社会机构合作,争取社会 力量支持,确保家校共育工作顺利开展;各学校要为家校共育
工作开展提供必要场地、设备和经费。
    17、强化部门协作。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是大教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共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 力和参与,学校要积极争取妇联、共青团、民政、公安、各级关工委、村(居)民委员会等各方面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支持。
    18、强化督导评估。 教育局定期对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 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终进行评估。各学校要建立家校共育工 作评价制度,及时总结家校共育工作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 学校家长共育管理水平,对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个人、单位、机构进行表彰。
Baidu
map